正在加载图片...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他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一一铸币流机制”(PriceSpecie一Flow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Stuart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6.1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Approach),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由琼,罗宾逊在马歌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dQx/d(ePx)_dQxIdedPx.=ePxPxQx /Qx8/dPxdQxE=PxOx/[dPmdQm7m=PmQm/dOm[d(ePm)--dOml.de+dOmSm=Qm /ePmQm/eQm上式中,nx为出口商品供给弹性:nm为进口商品供给弹性:ex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cm为进口商品需求弹性:e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x为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Pm为用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Qx为出口商品数量:Qm为进口商品数量。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是在以上的严格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弹性分析法认为,在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时,若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不变,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的价格则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恰好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下降必然使本国的出口量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的下降幅度时,出口额才会增加,显然这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品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 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 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 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 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他在 1752 年认为,在金本 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 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国际 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 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 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 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 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吸 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国际收 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6.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 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 1937 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贸 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 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的 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 (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 (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 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 上式中,ηx 为出口商品供给弹性;ηm 为进口商品供给弹性;εx 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εm 为进口商品需 求弹性;e 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x 为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Pm 为用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 格;Qx 为出口商品数量;Qm 为进口商品数量。 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是在以上的严格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弹性分析法认为,在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 弹性无限时,若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不变,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的价格则下降,且下 降的幅度恰好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下降必然使本国的出口量增加,但只有当出 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的下降幅度时,出口额才会增加,显然这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品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