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传统动能改造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7:45.3:48.0,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4%。全省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3万亿元,居全国第2位,其中轻工、纺织服装、机械 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7大支柱行业占比约80%。传统产业与信息、智能技 术加快融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万亿 元以上,居全国首位,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超过 10个。钢铁、煤炭、电解铝、轮胎、水泥等行业落后低效产能加速退出,为先 进产能腾出广阔空间。 (三)新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 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6%。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产业快速 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共享经济、平台经济、 个性化定制、云智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增势强劲,为加快培育新经济、促进 人民群众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创新创业进发新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3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达到35%左右。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 创新平台数量均列全国第一。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 室(试点)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量子通信、高端容错计算机系 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速动车等一批髙端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创 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专业化、技能型、多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 量突破1500万人 (五)改革开放增创新优势。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 积极进展。2013年以来,累计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41项,省市县三级非行 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全省市场主体达到806.8万户,位居全国第二。国企、(二)传统动能改造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6.7∶45.3∶48.0,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56.4%。全省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4.3 万亿元,居全国第 2 位,其中轻工、纺织服装、机械、 化工、冶金、建材、医药等 7 大支柱行业占比约 80%。传统产业与信息、智能技 术加快融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 1.6 万亿 元以上,居全国首位,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过 1000 亿元的产业集群超过 10 个。钢铁、煤炭、电解铝、轮胎、水泥等行业落后低效产能加速退出,为先 进产能腾出广阔空间。 (三)新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 特征的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2.6%。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产业快速 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2%。共享经济、平台经济、 个性化定制、云智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金融、科研和技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增势强劲,为加快培育新经济、促进 人民群众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创新创业迸发新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3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5.5 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达到 35%左右。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 创新平台数量均列全国第一。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 室(试点)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量子通信、高端容错计算机系 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高速动车等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创 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专业化、技能型、多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 量突破 1500 万人。 (五)改革开放增创新优势。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 积极进展。2013 年以来,累计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 641 项,省市县三级非行 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全省市场主体达到 806.8 万户,位居全国第二。国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