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响。由于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不适应现代机械要求的品种有逐步消失的危险。其次化学 肥料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也造成大量种质资源减少。不少国家用飞机喷撒农药,这种措施 使野生资源也受到损失。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 究工作必须加强。 1.1.2.3人类活动对种质资源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逐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 坏和生物资源流失。人们大量砍伐和焚烧森林,过度放牧使大片草原变成荒漠,使大量野生 动物、植物失去栖生、繁衍的场所。城市、工矿、交通设施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绿地,也造 成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导致了生 物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物种灭绝速度进一步加快,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说人类过多地对环境进行索取,而忽视了保护,从而使环境 污染,生态失调和种质资源流失,最后发展成全球问题。生存的威胁使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 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在环境和种质资源问 题上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1974年FAO在罗马总部成立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简 称BPGR的国际性组织统筹协调。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172个国家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大会签署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五个重要文件,在全球范围进行拯救生物种质资源 的工作。中国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环境与发展国际论坛。 国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进行着艰苦的 工作。 反思过去,人类破坏环境,资源过度流失,可能有种种理由。而环境意识的薄弱,或许 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行政的力量、公约的签署在这里不可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全球公 民的个人意识的苏醒,发展思路的重新定位才是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根本。 1.2种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种质资源的类别,一般都是按其来源、生态类型、亲缘关系或从育种的实用角度划分的。 如按其来源可分为本地的、外地的、野生的和人工创造的四类:从育种角度出发,如国际水 稻研究所将稻种资源细分为现代优良品种或高产品种、主要商品品种、次要品种、具有特长 的、过时类型、育种材料、突变体、原始类型、野草类和野生种十类。正确的分类应简明、 实用,即要反映资源的历史渊源和系谱关系,又要反映不同资源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搜 集、保存、研究利用资源提供依据。下面介绍一种种质资源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类型资源的 特点。 1.2.1地方品种 指那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它们大多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良。其中有些材 料虽有明显缺点,但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如特别能抗某种病虫害,适合当地人们的特 殊栽培习惯,适合当地人们的特殊饮食或观赏习惯,适应特定的地方生态条件等特性,以及 具备一些在目前看来虽然并不重要的特殊经济价值。地方品种还包括那些过时的或者极为零 星分散的品种。这类种质资源往往因优良新品种的推广而被淘汰。这些地方品种中,具有很2 响。由于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不适应现代机械要求的品种有逐步消失的危险。其次化学 肥料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也造成大量种质资源减少。不少国家用飞机喷撒农药,这种措施 使野生资源也受到损失。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 究工作必须加强。 1.1.2.3 人类活动对种质资源的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逐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 坏和生物资源流失。人们大量砍伐和焚烧森林,过度放牧使大片草原变成荒漠,使大量野生 动物、植物失去栖生、繁衍的场所。城市、工矿、交通设施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绿地,也造 成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导致了生 物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物种灭绝速度进一步加快,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说人类过多地对环境进行索取,而忽视了保护,从而使环境 污染,生态失调和种质资源流失,最后发展成全球问题。生存的威胁使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 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在环境和种质资源问 题上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1974 年 FAO 在罗马总部成立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简 称 IBPGR 的国际性组织统筹协调。1992 年在巴西召开了 172 个国家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大会签署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五个重要文件,在全球范围进行拯救生物种质资源 的工作。中国多年来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环境与发展国际论坛。 国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和协调下进行着艰苦的 工作。 反思过去,人类破坏环境,资源过度流失,可能有种种理由。而环境意识的薄弱,或许 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行政的力量、公约的签署在这里不可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全球公 民的个人意识的苏醒,发展思路的重新定位才是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根本。 1.2 种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种质资源的类别,一般都是按其来源、生态类型、亲缘关系或从育种的实用角度划分的。 如按其来源可分为本地的、外地的、野生的和人工创造的四类;从育种角度出发,如国际水 稻研究所将稻种资源细分为现代优良品种或高产品种、主要商品品种、次要品种、具有特长 的、过时类型、育种材料、突变体、原始类型、野草类和野生种十类。正确的分类应简明、 实用,即要反映资源的历史渊源和系谱关系,又要反映不同资源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为搜 集、保存、研究利用资源提供依据。下面介绍一种种质资源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类型资源的 特点。 1.2.1 地方品种 指那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它们大多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良。其中有些材 料虽有明显缺点,但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如特别能抗某种病虫害,适合当地人们的特 殊栽培习惯,适合当地人们的特殊饮食或观赏习惯,适应特定的地方生态条件等特性,以及 具备一些在目前看来虽然并不重要的特殊经济价值。地方品种还包括那些过时的或者极为零 星分散的品种。这类种质资源往往因优良新品种的推广而被淘汰。这些地方品种中,具有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