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分钟; (3)做温度一时间曲线,如图3-3-1,AE段表示在未放入金属块前水温的上升阶段 系统从外界吸热),FD段表示投入高温金属块后系统温度稳定后稳定下降的部分(系统 向外界散热),作AE、DF的延长线,在测量的曲线的EF段找一点0,过0作时间坐标轴的 垂线,O点的位置(一般根据目测选取)应使0CF、EB所围的面积相等,即SCPo=SEBo, 二面积分别对应于系统向外界耗散的热量和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此时C、B两点对应的温 度分别为修正后水的终温与初温。经过作图最终得出修正后水的初温T2和终温T。 2、用直接调节温度的方法 第一次是粗测:当量筒中水约有2/3时,把高温金属块放入水中,记录初温与终温, 以计算温度的变化,找出ΔT=T-72。第二次是细测,水的质量不变,通过调节水的初 温,尽量使初温、终温与室温的差值为47/2。即:T2-7室=T-7室。 将散热修正后将确定的初温与终温代人(3-3-2)式,即可得金属的比热容。 三、教学过程 1、检査学生实验预习报告册完成情况。解惑答疑。 2、讲: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改变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 热容。要求:用测量结果的最佳值与标准值(Cx=385J/kg℃),计算计算其百分误差 【注意事项】 (1)、把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量热器中时,动作要迅速,且尽量不要带水进去; (2)、实验前先熟悉温度计的刻度,读数要准确、迅速 (3)、温度计插入水中时不要碰到金属块,且不要靠的太近 3、学生实验,巡回辅导。 四、检查数据,抽査 五、思考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搅拌? 2、混合法测金属块比热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试分析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小其影响? 4、试举出用混合法测定金属比热容的不同实验方案? 为什么要在实验中,使量热器内的初温略低于环境温度,混合后的末温略高于环分钟; (3)做温度-时间曲线,如图 3-3-1,AE 段表示在未放入金属块前水温的上升阶段 (系统从外界吸热),FD 段表示投入高温金属块后系统温度稳定后稳定下降的部分(系统 向外界散热),作 AE、DF 的延长线,在测量的曲线的 EF 段找一点 O,过 O 作时间坐标轴的 垂线,O 点的位置(一般根据目测选取)应使 OCF、EBO 所围的面积相等,即 SCFO = S EBO , 二面积分别对应于系统向外界耗散的热量和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此时 C、B 两点对应的温 度分别为修正后水的终温与初温。经过作图最终得出修正后水的初温 T2 和终温 T。 2、用直接调节温度的方法 第一次是粗测:当量筒中水约有 2/3 时,把高温金属块放入水中,记录初温与终温, 以计算温度的变化,找出 T = T −T2。第二次是细测,水的质量不变,通过调节水的初 温,尽量使初温、终温与室温的差值为 T / 2 。即: T2 −T室 = T −T室 。 将散热修正后将确定的初温与终温代人(3-3-2)式,即可得金属的比热容。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册完成情况。解惑答疑。 2、讲: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改变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 热容。要求:用测量结果的最佳值与标准值( Cx =385J/kg.℃),计算计算其百分误差。 【注意事项】 (1)、把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量热器中时,动作要迅速,且尽量不要带水进去; (2)、实验前先熟悉温度计的刻度,读数要准确、迅速; (3)、温度计插入水中时不要碰到金属块,且不要靠的太近。 3、学生实验,巡回辅导。 四、检查数据,抽查 五、思考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搅拌? 2、混合法测金属块比热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试分析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尽量减小其影响? 4、试举出用混合法测定金属比热容的不同实验方案? 5、为什么要在实验中,使量热器内的初温略低于环境温度,混合后的末温略高于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