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MP 0.001 0.002 0.003 0.004 2、建立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国内外采用广泛的描述混凝士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是: 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 上升段: 621 (0≤≤E) (1-11) E0 E0 下降段 0=f.(1-0.15E-60 (1-12) E-E 0.0200W8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式中,峰值应变60=0.002,极限压应变6,=0.0038。 3、我国《规范》采用的模型该模型形式较简单,上升段采用二次抛物线, 下降段采用水平直线。 上升段: .=f1-0-1 6c≤60 (1-13) 水平段: .=月 60<6e≤Eu (1-14) 式中,参数n、6和的取值如下:0 0.001 0.002 0.003 0.004 2、 建立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国 内 外 采 用广 泛 的 描 述 混 凝 土 单 轴向 受 压 应 力- 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是: 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 上升段: ( ) ] 2 [ 2 0 0      = f c − ( 0 0     ) (1-11) 下降段: (1 0.15 ) 0 0      − − = − u c f ( u      0 ) (1-12)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 线 式中,峰值应变  0 = 0.002 , 极 限压 应 变  u = 0.0038 。 3、 我国 《规 范 》采 用 的模 型 该模 型 形式 较 简单 , 上 升段 采 用二 次 抛物 线 , 下降段采用水平直线。 上升段: [1 (1 ) ] 0 c n c c f    = − − 0    c (1-13) 水平段: c c  = f c u      0 (1-14) 式中,参数 n 、 0  和 u  的 取 值如 下 : 9 9 15 22 28 32 f c = 40MPa 40 30 20 10 c   (MPa)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