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F、害虫的综合防治 (A)重点介绍综合防治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目前综合治理概念的特点和意义,综合防治方案的设计。 (⑧)简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中的策略 从第四章起己进入本课程的各论部分,教学的目的在于: (1)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主要农业害虫发生、为害与防治的概念。 (2)熟悉和认识省内常见的农业昆虫。 (③)学握省内各主要农业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主要马性,并能结合防治原理分析、总结出害虫生长发育过程中 有利于采取各种防治措施的薄弱环节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4)通过学习和生产实践、能够独立地设计和制订常见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案。 因此,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随时注意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始终扣紧从 害虫的发生规律、习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中寻找防治方法、防治适期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预测预报介绍不同害虫的调 查、研究方法。 第四章地下害虫 在概述部分应讲述:什么叫地下害虫?:省内外地下害虫发生、为害的概况:地下害虫的为害方式及归类 1、蛴螬类 主要包括:华北大黑鳃金龟、黄褐丽金龟、黑绒鳃金龟、日本弧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胸犀金龟、马铃薯鰓金 龟、云斑鳃金龟、白星花金龟、五月金龟、粗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豆黄鳃金龟、毛黄鳃金龟。 讲授要点: (1)各种蛴蜡在我省各地的分布概况。 (2)主要种类(华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马铃薯鳃金龟、黑皱鳃金龟、云斑鳃金龟、黄褐丽金龟、白星 花金龟)的主要习性、为害特点及害状。 (3)以华北大黑或黄褐丽金龟(幼虫为害)和黑绒鳃金龟(成虫为害)为代表,详细介绍蛴螬的生活史,并注意分析 其可以有利用于防治的各个薄弱环节,联系防治原理找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其他种类仅作比较性简要介绍或布置 学生自学。 2、金针虫类 主要内容: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宽背金针虫、褐纹金针虫、细胸金针虫。 重点讲授: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其他种类只介绍其特性: (1)金针虫的为害特点、主要害状及其与拼增害状的区别。 (2)金针虫在年生活史中有利各种措施防治的薄弱环节分析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3)全针虫的主要习性及与防治的关系 (4)几种金针虫的形态区别。 3、蝼姑类 主要内容:东方蝼蛄、华北蝼蛄、普通蝼蛄、台湾蝼蛄: 重点讲授:东方蝼蛄、华北蝼蛄 使学生掌握: (1)蝼蛄的分布及为害特点,其害状与蛴螬、金针虫害状的区别。 (2)蝼蛄的主要习性及其与防治的关系。重点介绍趋化性、趋湿性和产卵习性。 4、地下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植被对地下害虫的影响:(2)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温、土湿、酸碱度和土壤质地) (3)耕作栽培制度 (4)施肥 (5)地势 5、地下害虫的预测预报 (1)地下害虫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A、种类和密度调查(挖土调查、灯光诱测、趋势目测性诱剂、诱测): B、为害情况调查(时间和方法) (2)发生期及防治适期的预测预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