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章编织码 >编织码(Voven Code)是在编织卷积码(1997年由三位欧洲学者提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合码。最早的组合编码是级联码,由Forney提出 ,其目的是找到一类纠错码及其译码算法,在R<C的情况下使得差错概率 随码长呈指数下降,而译码复杂度呈代数关系增加,从而获得高的编码增 益。由于使用了两个或更多相对简单的成员码来构成级联码,因此,其纠 错性能和许多非级联码的长码相当。常见结构形式是内码采用约束长度短 的卷积码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外码采用高码率的多进制RS码和代数译码 结构。 > Tūrbo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性能优越的编码方法,其思想精髓被推广到其他 的编码方案中。1998年,Benedntto?提出了以卷积码为成员码的串行级联卷 积码(SCCC),该码保持了Turbo码在低信噪比时的最大似然译码性能, 同时消除了Tbo码在高信噪比时的“误码平台”效应。除了以卷积码为分 量码外,还可以用分组码作分量码,Pyndiah提出了分组Turbo码。于是,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Hos提出了编织卷积码(WCC),又推广到更一般 的编织码,其系统结构可完全包容传统分组码、卷积码以及各类Trbo码。 3第七章 编织码  编织码(Woven Code)是在编织卷积码(1997年由三位欧洲学者提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组合码。最早的组合编码是级联码,由Forney提出 ,其目的是找到一类纠错码及其译码算法,在R<C的情况下使得差错概率 随码长呈指数下降,而译码复杂度呈代数关系增加,从而获得高的编码增 益。由于使用了两个或更多相对简单的成员码来构成级联码,因此,其纠 错性能和许多非级联码的长码相当。常见结构形式是内码采用约束长度短 的卷积码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外码采用高码率的多进制RS码和代数译码 结构。  Turbo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性能优越的编码方法,其思想精髓被推广到其他 的编码方案中。1998年,Benedntto提出了以卷积码为成员码的串行级联卷 积码(SCCC),该码保持了Turbo码在低信噪比时的最大似然译码性能, 同时消除了Turbo码在高信噪比时的“误码平台”效应。除了以卷积码为分 量码外,还可以用分组码作分量码,Pyndiah提出了分组Turbo码。于是,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Host提出了编织卷积码(WCC),又推广到更一般 的编织码,其系统结构可完全包容传统分组码、卷积码以及各类Turbo码。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