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学年第 学期 NO:循环4 学科生理学 班级2003级本科授课人史干职称教授 课题心血管活动的 学时4 调节、器官循环 授课时间2004.9.27教学方式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2)掌握Adr和NA、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3)熟悉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4)熟悉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心血管中板,{、 1)= (5)了解其它心血管反射; (6)了解器官循环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神经调节(80min)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延髓、其它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迷走神径 减压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反射和其他反射 主动脉弓 、体液调节(50min) RAAS、Adr和NA、其他体液因素。 、自身调节(15min):肌原学说、局部代谢学说。 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 压力感受器及化学感受器 四、器官循环(15min):冠脉循环、肺循环、脑循环。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①重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Adr和NA、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②难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③解决方法: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出心血管活动中枢(延髓)在调控心血 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引用临床上压迫“颈动脉窦区或眼球”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 速的例子,讲解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概念及其过程,强调减压反 射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持血压稳定的主要调节因素。多媒体动态流线图逐个展示调节 过程,重复强调该反射为负反馈调节、经常性地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举例讲授Adr 和NA的心血管作用以及二者的不同点。结合本人科研结果讲解肾素一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着重陈述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循环 4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2003 级本科 授课人 符史干 职 称 教授 课题 心血管活动的 调节、器官循环 学时 4 授课时间 2004.9.27 教学方式 理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2)掌握 Adr 和 NA、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3)熟悉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4)熟悉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心血管中枢; (5)了解其它心血管反射; (6)了解器官循环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神经调节(80 min)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延髓、其它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减压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反射和其他反射 二、体液调节(50 min) RAAS、Adr 和 NA、其他体液因素。 三、自身调节(15 min):肌原学说、局部代谢学说。 四、器官循环(15 min):冠脉循环、肺循环、脑循环。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①重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Adr 和 NA、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②难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③解决方法: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出心血管活动中枢(延髓)在调控心血 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引用临床上压迫“颈动脉窦区或眼球”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 速的例子,讲解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概念及其过程,强调减压反 射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持血压稳定的主要调节因素。多媒体动态流线图逐个展示调节 过程,重复强调该反射为负反馈调节、经常性地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举例讲授 Adr 和 NA 的心血管作用以及二者的不同点。结合本人科研结果讲解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着重陈述血管紧张素 II 的作用。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