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经 济增长极,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意义重大。” 经济增长新极成渝经济区前景广阔 辽阔的中西部,能承担起中国经济引擎重任,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 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只有成渝经济区。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指出:成渝经 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14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 “首届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昨日在内江拉开帷幕。“合力打造中国新的经 济增长极”主题下,内江未来发展战略正在浮出水面。 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唐 利民称:位于成渝腹心,内江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成渝“双核”辐射,而应 迅速抢占先机,在力促成渝经济区全面合作发展的更高层面上寻找新的支点:从 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变身为促进成渝经济区深入合作与发展的“支点” 城市,通过放大区位优势、加快特大中心城市建设、实施高端化产业战略,不断 优化投资环境等手段,充分利用“支点”的力量撬动成渝“双核”,从单纯地理 意义上的中心节点城市向区域性特大中心支点城市迈进。 杨庆育介绍:成渝经济区目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通过5-10年的跨 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左右。达到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 济区域就将成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新的增长极。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专家徐逢贤认为:“成渝经济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 增长极。” 半小时成渝双核同城效应聚合内江 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己将内江列入8个要打造的特大城市之一。“抓 住和用好成渝经济区发展等政策机遇,着力建设‘一中心三片区十重镇',使内 江从地理中心变为区域性中心特大城市。”唐利民指出:2014年成渝高铁竣工 后,作为沿线重要的中转站,内江到成都、重庆均只需30分钟。这一“双核同 城效应”及“双向半小时经济圈”,将凸显和释放内江的优势要素。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经 济增长极,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意义重大。” 经济增长新极 成渝经济区前景广阔 辽阔的中西部,能承担起中国经济引擎重任,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 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只有成渝经济区。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指出:成渝经 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 14 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 “首届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昨日在内江拉开帷幕。“合力打造中国新的经 济增长极”主题下,内江未来发展战略正在浮出水面。 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唐 利民称:位于成渝腹心,内江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成渝“双核”辐射,而应 迅速抢占先机,在力促成渝经济区全面合作发展的更高层面上寻找新的支点:从 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变身为促进成渝经济区深入合作与发展的“支点” 城市,通过放大区位优势、加快特大中心城市建设、实施高端化产业战略,不断 优化投资环境等手段,充分利用“支点”的力量撬动成渝“双核”,从单纯地理 意义上的中心节点城市向区域性特大中心支点城市迈进。 杨庆育介绍:成渝经济区目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5%左右,通过 5-10 年的跨 越式发展估计能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 10%左右。达到 10%或更多的时候,这个经 济区域就将成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新的增长极。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专家徐逢贤认为:“成渝经济区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 增长极。” 半小时成渝 双核同城效应聚合内江 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内江列入 8 个要打造的特大城市之一。“抓 住和用好成渝经济区发展等政策机遇,着力建设‘一中心三片区十重镇’,使内 江从地理中心变为区域性中心特大城市。”唐利民指出:2014 年成渝高铁竣工 后,作为沿线重要的中转站,内江到成都、重庆均只需 30 分钟。这一“双核同 城效应”及“双向半小时经济圈”,将凸显和释放内江的优势要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