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其销售额以几十个百分点甚至成倍的速度增长,支持了今年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市 场的持续向好,成为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生力军。 5、商业企业经济效益趋好。2003年我省商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 经济指标趋好。1-11月,全省2037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1257.00亿元,利润总额23.9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和15.5%。零 售企业经济效益好于批发企业,1-11月,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80.20 亿元,利润总额1.93亿元,分别增长53.3%和94.2%。不同零售业态经济效益差 异明显,除超级市场仍然亏损外,百货商店、其他零售业和专业(专卖)商店均 有不同程度盈利,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2倍、73.8%和64.4%;批发企业实现商 品销售收入1076.80亿元,利润总额22.01亿元,分别增长14.9%和11.6% 二、消费品市场增长面临的不利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生产制约变 成消费制约、市场制约,消费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 l、收入因素。由于收入制约或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良,导致居民收入未能 转化为即期消费而被储蓄起来,将对消费市场增长有所抑制。同时就业困难,使 得职工收入受到影响,全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54元,比上年增 长9.0%,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非典”疫情和历史性罕见旱灾,影响了农 民收入的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34.00元,增长5.5%,增幅虽有所提高 但多年来持续低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从而延缓了农村市场的需求增长。 2、农村市场消费。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消费増长的长期问题,2003 年县以下农村市场增长5.2%,增幅比城市市场和县级市场分别低11.6和6.6个 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乏力,主要是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低,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农民收入增幅有所 提髙,但决定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没有较大好转,粮食、烟叶等播种面积 产量下降;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就业空间缩 小,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造成非农收入减少,农民增收渠道依然狭窄。其销售额以几十个百分点甚至成倍的速度增长,支持了今年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市 场的持续向好,成为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生力军。 5、商业企业经济效益趋好。2003 年我省商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 经济指标趋好。1—11 月,全省 2037 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1257.00 亿元,利润总额 23.9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19.2%和 15.5%。零 售企业经济效益好于批发企业,1—11 月,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180.20 亿元,利润总额 1.93 亿元,分别增长 53.3%和 94.2%。不同零售业态经济效益差 异明显,除超级市场仍然亏损外,百货商店、其他零售业和专业(专卖)商店均 有不同程度盈利,利润总额分别增长 2.2 倍、73.8%和 64.4%;批发企业实现商 品销售收入 1076.80 亿元,利润总额 22.01 亿元,分别增长 14.9%和 11.6%。 二、消费品市场增长面临的不利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生产制约变 成消费制约、市场制约,消费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 1、收入因素。由于收入制约或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良,导致居民收入未能 转化为即期消费而被储蓄起来,将对消费市场增长有所抑制。同时就业困难,使 得职工收入受到影响,全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999.54 元,比上年增 长 9.0%,增幅回落 1.5 个百分点。 “非典”疫情和历史性罕见旱灾,影响了农 民收入的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3734.00 元,增长 5.5%,增幅虽有所提高, 但多年来持续低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从而延缓了农村市场的需求增长。 2、农村市场消费。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消费增长的长期问题,2003 年县以下农村市场增长 5.2%,增幅比城市市场和县级市场分别低 11.6 和 6.6 个 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乏力,主要是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低,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2003 年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农民收入增幅有所 提高,但决定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没有较大好转,粮食、烟叶等播种面积、 产量下降;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城市就业空间缩 小,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造成非农收入减少,农民增收渠道依然狭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