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期 卢忠山等:不同终轧温度下36M2V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285· 体的混合组织.相比而言,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晶粒 明显细化,组织中可见大量的细羽毛状的上贝氏体 有所细化,铁素体含量增多,并且由晶界向晶内 (图3()),并且贝氏体含量随冷速的增加而增大: 发展. 冷速达到7℃·s组织最为复杂,显微硬度值为 图3给出了实验钢在1000℃终轧变形后以不 Hv307~630,结合金相分析,确认仍存在铁素体-珠 同冷速冷却至室温的显微组织.冷速不高于1℃· 光体转变,基体主要由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 s的试样中,组织全部由白亮的铁素体与黑色的细 (图3()),并且局部区域可见少量马氏体;当冷速 珠光体组成,在0.2℃·s1冷速下,铁素体得到充分 增至10℃·s-1,试样以较快的速度进入低温转变 的析出,呈块状沿原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分布,随冷速 区,组织主要为板条和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贝氏体 加快,铁素体析出量减少,主要呈网状分布于晶界 (图3());冷速达到30℃s-1,则为全部的板条马 (图3(a)、(b):当冷速达到3℃·s时,晶粒组织 氏体组织(图3()) 254m 25 wm 254m 图31000℃终轧后试样以不同冷速冷至室温的典型显微组织.(a)0.2℃sl:(b)1℃·s1:(c)3℃s1:(d)7℃s1:(e)10℃ s1:(030℃s1 Fig.3 Typical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pecimens after finish rolling at 1000C with different cooling rates:(a)0.2Cs:(b)ICs:(c) 3℃s1;(d)7℃s1:(e)10℃s1:(030℃s1 经880、950、1000和1050℃变形后的组织随冷 一定的冷速范围内随终轧温度降低,连续冷却转变 速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中温转变的临界冷速差 曲线整体向左上方轻微移动.主要表现为:在相同 别较大.图4为经四种终轧温度变形后试样以 冷速下,终轧温度降低,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开始 3℃·s1的冷速冷至室温的显微组织.由图4可见, 温度上升,最大升温幅度为25~40℃(图6(a)):贝 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贝氏体含量减小,950℃变形的 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也有所升高,最大升温幅度为 试样组织中已无贝氏体的出现,但如图4(a)所示 12~20℃(图6(b).特别的是,与图5(a)相比, 880℃变形试样中又出现大量贝氏体组织. 图5(b)和(c)中的7℃·s1冷速线都穿过珠光体转 2.2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变区,图5(c)的3℃·s冷速线则避开了贝氏体转 图5为1050、1000、950和880℃变形后的动态 变区:随冷速的增加,铁素体和珠光体各自的转变开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终轧温度对y/α相变开始 始点和结束点均下降,而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先升 (Ar3)温度和贝氏体转变开始(Bs)温度影响见图6. 高,达到一定平台后逐渐下降:低温下的马氏体转变 可以看出:本实验条件下发生铁素体、珠光体、贝氏 在四组实验中差别不明显,30℃·s冷速下四组试 体和马氏体转变的冷速范围分别为0.2~10℃· 样测得马氏体转变开始(Ms)温度在376~390℃ s1、0.2~7℃s1、3-20℃s1和7~30℃s1;在 之间第 3 期 卢忠山等: 不同终轧温度下 36Mn2V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体的混合组织. 相比而言,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晶粒 有所 细 化,铁素体含量增多,并且由晶界向晶内 发展. 图 3 给出了实验钢在 1 000 ℃ 终轧变形后以不 同冷速冷却至室温的显微组织. 冷速不高于 1 ℃· s - 1 的试样中,组织全部由白亮的铁素体与黑色的细 珠光体组成,在 0. 2 ℃·s - 1 冷速下,铁素体得到充分 的析出,呈块状沿原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分布,随冷速 加快,铁素体析出量减少,主要呈网状分布于晶界 ( 图 3( a) 、( b) ) ; 当冷速达到 3 ℃·s - 1 时,晶粒组织 明显细化,组织中可见大量的细羽毛状的上贝氏体 ( 图 3( c) ) ,并且贝氏体含量随冷速的增加而增大; 冷速达到 7 ℃·s - 1 组织最为复杂,显微硬度值为 Hv 307 ~ 630,结合金相分析,确认仍存在铁素体--珠 光体转变,基体主要由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 ( 图 3( d) ) ,并且局部区域可见少量马氏体; 当冷速 增至 10 ℃·s - 1 ,试样以较快的速度进入低温转变 区,组织主要为板条和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贝氏体 ( 图 3( e) ) ; 冷速达到 30 ℃·s - 1 ,则为全部的板条马 氏体组织( 图 3( f) ) . 图 3 1000 ℃终轧后试样以不同冷速冷至室温的典型显微组织. ( a) 0. 2 ℃·s - 1 ; ( b) 1 ℃·s - 1 ; ( c) 3 ℃·s - 1 ; ( d) 7 ℃·s - 1 ; ( e) 10 ℃ ·s - 1 ; ( f) 30 ℃·s - 1 Fig. 3 Typical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pecimens after finish rolling at 1000 ℃ with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 a) 0. 2 ℃·s - 1 ; ( b) 1 ℃·s - 1 ; ( c) 3 ℃·s - 1 ; ( d) 7 ℃·s - 1 ; ( e) 10 ℃·s - 1 ; ( f) 30 ℃·s - 1 经 880、950、1 000 和 1 050 ℃变形后的组织随冷 速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但中温转变的临界冷速差 别较 大. 图 4 为经四种终轧温度变形后试样以 3 ℃·s - 1 的冷速冷至室温的显微组织. 由图 4 可见, 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贝氏体含量减小,950 ℃ 变形的 试样组织中已无贝氏体的出现,但如图 4 ( a) 所示 880 ℃变形试样中又出现大量贝氏体组织. 2. 2 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图 5 为 1 050、1 000、950 和 880 ℃变形后的动态 连续 冷 却 转 变 曲 线,终 轧 温 度 对 γ /α 相 变 开 始 ( Ar3 ) 温度和贝氏体转变开始( Bs) 温度影响见图 6. 可以看出: 本实验条件下发生铁素体、珠光体、贝氏 体和马氏体转变的冷速范围分别为 0. 2 ~ 10 ℃· s - 1 、0. 2 ~ 7 ℃·s - 1 、3 ~ 20 ℃·s - 1 和 7 ~ 30 ℃·s - 1 ; 在 一定的冷速范围内随终轧温度降低,连续冷却转变 曲线整体向左上方轻微移动. 主要表现为: 在相同 冷速下,终轧温度降低,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开始 温度上升,最大升温幅度为 25 ~ 40 ℃ ( 图 6( a) ) ; 贝 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也有所升高,最大升温幅度为 12 ~ 20 ℃ ( 图 6( b) ) . 特别的是,与图 5 ( a) 相比, 图 5( b) 和( c) 中的 7 ℃·s - 1 冷速线都穿过珠光体转 变区,图 5( c) 的 3 ℃·s - 1 冷速线则避开了贝氏体转 变区; 随冷速的增加,铁素体和珠光体各自的转变开 始点和结束点均下降,而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先升 高,达到一定平台后逐渐下降; 低温下的马氏体转变 在四组实验中差别不明显,30 ℃·s - 1 冷速下四组试 样测得马氏体转变开始( Ms) 温度在 376 ~ 390 ℃ 之间. ·28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