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1)鱼静态的句子:伯然不动。(2)鱼动态的句子:做尔远逝,往来翕忽。(3)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 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1)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2)恰 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 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3)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 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 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 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苫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闻 水声,如鸣珮环。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 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 小溪源流→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水→石→树→鱼)(溪身→岸势)(气氛→感受)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 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 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 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 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 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 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 闻 水声,如鸣珮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 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