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为此涂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据荷兰经济史专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统计,1820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28.7%,大高于英国所占的5,2%和日 本的所占的3.1%的份额;据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 供的数字,183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298%,略低于整个欧洲 所占342%但大大高于英国和日本分别所占的95%和28%的份额。 在这个阶段,我国历史上也发生了四次环境劫难 第一次环境恶化时期一一秦至西汉 先秦时(公元前3世纪以前),全国人口仅2000田万,周朝又设有机构,“虞” 重视山林川泽的保护,森林复盖率达53%,黄河较清。但从秦到西汉,人口成 倍增长,至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已达5959万人。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国家鼓励屯垦实边,黄土髙原上许多游牧区被垦为农业区。森林与草原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由混变黄,逐步淤积为悬河,频繁地泛滥与改道 第二次环境恶化时期一一唐、宋、金、元 晋元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人口仅1616万人。唐玄宗天宝14年(公元 75年)人口增至5300万人。元朝27年(公元1300年)人口达5884万人。林区大 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重,仅宋朝300年间黄河决口40多次。元朝不设山林川 泽保护机构,环境每况愈下。 第三次环境恶化时期一—明、清以后 明(公元14世纪)、清至今600多年间,环境急剧恶化。森林遭到毁灭性的 破坏。如北京地区和湘江下游的森林都毁于明清时期。水土流失空前严重。明朝 近300年,黄河决口60多次。清朝实行鼓励人口増长的政策,清雍正2年(1724 年),全国人口2500万人,仅仅42年,到乾隆31年(1766年),人口爆炸性地翻 了三番,达2亿9百万人。再过了83年,即道光29年(1849年),人口又翻了 番,达4亿7千万人。《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139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还有二件事是值得自豪的 是中国曾经有过世界上最早的并经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环境保护机构。据 古书记载,中国古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称之为“虞”,其职责是管理 山川禁令、保护生物资源、保障物资供应。夏、商、周均设虞人;秦、汉设少府; 隋、唐、宋设虞部(隶属工部朗、清设虞衡清吏司(隶属工部)。 二是中国曾经有过世界上最早的环境法律法规。如公元前11世纪,在西周王朝 的《伐崇令》中就包含明确保护建筑、水源、森林、动物的规定:“毋坏屋,毋 填井,毋伐材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又如,公元前2世纪,秦 朝的《田律》对伐木、烧草、捕兽、捞鱼等活动,都有遵循时限规定。孟子曾批 评过“竭泽而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107 四、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公元18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1768年蒸汽机的发明, 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充裕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口的过度增长,进而给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 源、生存环境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为此涂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据荷兰经济史专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统计,1820 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 GDP 的 28.7%,大高于英国所占的 5.2%和日 本的所占的 3.1%的份额;据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 供的数字,1830 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 29.8%,略低于整个欧洲 所占 34.2%,但大大高于英国和日本分别所占的 9.5%和 2.8%的份额。 在这个阶段,我国历史上也发生了四次环境劫难: 第一次环境恶化时期——秦至西汉 先秦时(公元前 3 世纪以前),全国人口仅 2000 田万,周朝又设有机构,“虞” 重视山林川泽的保护,森林复盖率达 53%,黄河较清。但从秦到西汉,人口成 倍增长,至西汉平帝元始 2 年(公元 2 年),已达 5959 万人。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国家鼓励屯垦实边,黄土高原上许多游牧区被垦为农业区。森林与草原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由混变黄,逐步淤积为悬河,频繁地泛滥与改道。 第二次环境恶化时期——唐、宋、金、元 晋元帝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人口仅 1616 万人。唐玄宗天宝 14 年(公元 755 年)人口增至 5300 万人。元朝 27 年(公元 1300 年)人口达 5884 万人。林区大 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重,仅宋朝 300 年间黄河决口 40 多次。元朝不设山林川 泽保护机构,环境每况愈下。 第三次环境恶化时期——明、清以后 明(公元 14 世纪)、清至今 600 多年间,环境急剧恶化。森林遭到毁灭性的 破坏。如北京地区和湘江下游的森林都毁于明清时期。水土流失空前严重。明朝 近 300 年,黄河决口 60 多次。清朝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清雍正 2 年(1724 年),全国人口 2500 万人,仅仅 42 年,到乾隆 31 年(1766 年),人口爆炸性地翻 了三番,达 2 亿 9 百万人。再过了 83 年,即道光 29 年(1849 年),人口又翻了一 番, 达 4 亿 7 千万人。《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139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祖先还有二件事是值得自豪的: 一是中国曾经有过世界上最早的并经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环境保护机构。据 古书记载,中国古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称之为“虞”,其职责是管理 山川禁令、保护生物资源、保障物资供应。夏、商、周均设虞人;秦、汉设少府; 隋、唐、宋设虞部(隶属工部朗、清设虞衡清吏司(隶属工部)。 二是中国曾经有过世界上最早的环境法律法规。如公元前 11 世纪,在西周王朝 的《伐崇令》中就包含明确保护建筑、水源、森林、动物的规定:“毋坏屋,毋 填井,毋伐材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又如,公元前 2 世纪,秦 朝的《田律》对伐木、烧草、捕兽、捞鱼等活动,都有遵循时限规定。孟子曾批 评过“竭泽而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107 四、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公元 18 世纪至 20 世纪 60 年代)。1768 年蒸汽机的发明, 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充裕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口的过度增长,进而给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 源、生存环境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还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