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4.简述水稻白叶枯病的侵染循环。(7分) 初侵染来源:带菌谷种和有病稻草是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1分) 传播途径:在稻草和谷种颖壳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播到秧苗。(1分) 侵入途径:病菌从叶片的水孔、伤口、茎基和根都的伤口以及气孔侵入,进入维管束。 (2分) 再侵染:潮湿时,从叶面或水孔溢出菌脓,遇水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2分) 远距离传播:带菌谷种远距离的调运是使病区逐步扩大的主要原因。(1分) 25.简述棉花枯萎病与黄菱病的区别(7分) (1)枯菱病发病早,出苗后即可发生;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开始发生,花铃期达到发病高 峰(3分)。 (2)枯萎病植株维管束变为墨绿色,色较深,黄萎病植株的维管束一般变为黄褐色,色较 深(2分)。 (3)枯萎病植株可以由上而下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并且可以引起植株矮化,有时叶 脉变黄,呈黄色网纹状:黄萎病植株的症状是由下向上发展,一般不产生矮化症状,并且没有叶 脉变黄的症状(2分)。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回答,12分。两题都答不加分) 26.试述水稻二化螟的农业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发生基数。(2分) ②灌深水灭蛹:在幼虫老熟即将化蛹和初蛹期,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先放干田水,化蛹高峰 再灌深水淹5一7天,可淹死大量幼虫和蛹。(2分) ③调整水稻布局。(1分) ④合理肥水管理:防止偏施或迟施氨肥,造成水稻旺苗徒长。孕穗后至蜡熟期要确保田 间有水。(2分) ⑤人工防治:黑光灯诱杀。把幼虫危害的“枯心苗”和“白穗”连根拔除。在产卵期,进行 田间采卵,摘除卵块,消灭虫源。(2分) 320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