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清初有议政处制其权力,雍正年间置军机处后,其职权被取代,但军机大 臣及内外官员之资望特重者仍受大学士,以示尊崇 大仪 、宋妃嫔称号。处皇后及诸妃之下,与贵仪、淑仪等并列,略当于前代的九嫔。 、唐礼部尚书别称,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第十五条“官称别名”。 大尹 春秋战国时宋国官名,见《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亦见《战国策·宋策》。杜预谓系近臣有宠者。 于鬯《校书》则疑为外戚官名。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 大有司 宋尚书省的俗称 大予乐令 官名。即大(太)乐令。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据《尚书》璇机钤》“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 予”,改称大予乐令。 大驭 、官名。《周礼》谓夏官司马所属有大驭,设在大夫二人。周王所乘之“路”(车),“玉路”最 为贵重,系祭礼时所乘,大驭即驾御玉路之官, 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夏官府有大驭中大夫,正五命,其副为小驭下大夫。所属有*戎 驭大夫,即《周礼》戎仆改名。余有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即《周礼》的齐(斋)仆 道仆、田仆。另有衔枚中士,则以《周礼》秋官所属的*衔枚氏为据。 大元帅 官名。民国时期以大元帅为国家元首称号的有两人三次。第一次,民国六年(1917)9月10日 至七年5月20日,孙中山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这是由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符合民 国初建时订定的《监时约法》精神。第二次,民国十二年(1923)2月21日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 3月2日,孙中山组织大元帅大本营,这是在驱逐陈炯明后成立的非常政权机构。第三次,民国十六 年(1927)至十七年张作霖组织*北京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 大元帅大本营 民国十二年(1923)孙中山回粤,任大元帅,于3月2日组成大元帅大本营。大本营设外交、内 政、财政、建设四部,法制、审计二局,并有参谋长、秘书长、参军长等幕僚,另有大理院、总检察 大中正 曹魏齐王芳时,司马懿执政,于中正外,在州置大中正,任区别人才、分为九等之职。南朝 齐、梁亦重此职 古渤海国官名。渤海仿唐制,设中正台以拟唐之御史台,以大中正为主官,相当于唐之御史 大夫 大舟卿 官名。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陈沿称。隋沿魏、齐旧制,仍为都水使者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清初有议政处制其权力,雍正年间置军机处后,其职权被取代,但军机大 臣及内外官员之资望特重者仍受大学士,以示尊崇。 大仪 一、宋妃嫔称号。处皇后及诸妃之下,与贵仪、淑仪等并列,略当于前代的九嫔。 二、唐礼部尚书别称,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第十五条“官称别名”。 大尹 春秋战国时宋国官名,见《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亦见《战国策·宋策》。杜预谓系近臣有宠者。 于鬯《校书》则疑为外戚官名。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 大有司 宋尚书省的俗称。 大予乐令 官名。即大(太)乐令。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据《尚书》璇机钤》“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 予”,改称大予乐令。 大驭 一、官名。《周礼》谓夏官司马所属有大驭,设在大夫二人。周王所乘之“路”(车),“玉路”最 为贵重,系祭礼时所乘,大驭即驾御玉路之官。 二、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夏官府有大驭中大夫,正五命,其副为小驭下大夫。所属有*戎 驭大夫,即《周礼》戎仆改名。余有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即《周礼》的齐(斋)仆、 道仆、田仆。另有衔枚中士,则以《周礼》秋官所属的*衔枚氏为据。 大元帅 官名。民国时期以大元帅为国家元首称号的有两人三次。第一次,民国六年(1917)9 月 10 日 至七年 5 月 20 日,孙中山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这是由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符合民 国初建时订定的《监时约法》精神。第二次,民国十二年(1923)2 月 21 日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 3 月 2 日,孙中山组织大元帅大本营,这是在驱逐陈炯明后成立的非常政权机构。第三次,民国十六 年(1927)至十七年张作霖组织*北京军政府,自称陆海军大元帅。 大元帅大本营 民国十二年(1923)孙中山回粤,任大元帅,于 3 月 2 日组成大元帅大本营。大本营设外交、内 政、财政、建设四部,法制、审计二局,并有参谋长、秘书长、参军长等幕僚,另有大理院、总检察 厅。 大中正 一、曹魏齐王芳时,司马懿执政,于中正外,在州置大中正,任区别人才、分为九等之职。南朝 齐、梁亦重此职。 二、古渤海国官名。渤海仿唐制,设中正台以拟唐之御史台,以大中正为主官,相当于唐之御史 大夫。 大舟卿 官名。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陈沿称。隋沿魏、齐旧制,仍为都水使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