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⑤.t0时刻,在土柱一端(ⅹ=0)瞬时注入定浓度示踪剂溶液(浓度为0.01moL的NaCl 溶液)。 计算公式:CR=CmR (1-12)2 (6-27) (6-28) X P-Ur (6-29) 式中:Ct时刻计算点的浓度 C、一观测点的浓度峰值 X一计算点的坐标 r一时间 D一弥散系数(m2d) U地下水的实际流速; K= (1-Igmux) 44 tms=(1+p-2)2-p为峰值到 达时间; 利用(6-27)式绘制CR~t理论曲线。 (2)试验装置及步骤 实验装置包括装样筒、供水瓶、电导率仪 和测压管、烧杯。如图所示:装样筒长60cm, 直径为14cm的有机玻璃圆筒,装样长度为 10 56cm。其中左侧安装测压管(图6-3中位置 10)观测各点水头,右侧(图中位置6、7、8) 用于取样测量电导率(浓度值)。因为地下水 流速一般较小(即供水量不大),可采用马氏 12 瓶供水,用于饱和土样、控制稳定供水。打开 13 阀门4和12,保持定水头供水。出口5可用 于控制定水头水位。 试验中观测流体中浓度的仪器为电导率 图6-3实验装置图 仪,通过测定流体的电导率就可知道流体的浓 1、4、12,阀门;2.导气管;3.马氏瓶 度 ①装样:为了制造与天然相同的模拟条 山七, 件,根据试样的湿容重和体积计算出所需要的试样的重量,经过分层捣实装入砂柱内,基本 可保持与天然状态下相同的容重⑤. t=0 时刻,在土柱一端(x=0)瞬时注入定浓度示踪剂溶液(浓度为 0.01mol/L 的 NaCl 溶液)。 计算公式:       = = − 2 max R (1 ) 4t P exp - R R R t t K C C C (6-27) X Ut tR = (6-28) D UX P = (6-29) 式中:C—t 时刻计算点的浓度; Cmax —观测点的浓度峰值; X—计算点的坐标; t—时间; D—弥散系数 (m2 /d); U—地下水的实际流速; ( ) ( )       = − 2 max max 2 1 max 1 4 exp R R R t t P K t ; 2 1 1 2 max (1 ) − − tR = + p − p 为峰值到 达时间; 利用(6-27)式绘制 CR~tR理论曲线。 (2)试验装置及步骤 实验装置包括装样筒、供水瓶、电导率仪 和测压管、烧杯。如图所示:装样筒长 60cm, 直径为 14cm 的有机玻璃圆筒,装样长度为 56cm。其中左侧安装测压管(图 6-3 中位置 10)观测各点水头,右侧(图中位置 6、7、8) 用于取样测量电导率(浓度值)。因为地下水 流速一般较小(即供水量不大),可采用马氏 瓶供水,用于饱和土样、控制稳定供水。打开 阀门 4 和 12,保持定水头供水。出口 5 可用 于控制定水头水位。 试验中观测流体中浓度的仪器为电导率 仪,通过测定流体的电导率就可知道流体的浓 度。 ①.装样:为了制造与天然相同的模拟条 件,根据试样的湿容重和体积计算出所需要的试样的重量,经过分层捣实装入砂柱内,基本 可保持与天然状态下相同的容重; 1 2 3 9 1 0 11 1 3 5 7 4 6 8 1 2 图 6-3 实验装置图 1、4、12,阀门;2. 导气管;3.马氏瓶; 5、13,出水管; 6、7、8.取样出口; 9.装样筒; 10.测压管; 11.过滤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