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述了一位船长漂流到一座小岛,被岛上的美女吸引,而流连忘返。当局见之,龙颜大怒,认 为这是“影射总统愚昧无知”。面对汹汹来势,林海音怕牵累报社及他人,面对来者,她立 即表示引咎辞职,砸了端了十年的饭碗,这才避免一场祸及他人的灾难 林海音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 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己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 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为表诚意,她亲笔一一给梁实 秋、余光中和海外的夏志清、于梨华等名家写信,一边自己跑纸厂、印刷厂、编稿。三个人 三条枪,三个月内把一本风格清新、高品位的杂志奉献给读者。《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 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三十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 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始终打不开,期期 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林海音不死心,稍稍调整身心后,她专心投入经营纯 文学出版社,为纯文学作家开辟一块绿洲 作家们把纯文学出版社当作朋友、娘家和“活菩萨”。女作家沉樱(梁宗岱原夫人)身居异 国,晚景凄凉,衰年已不能提笔写文章了,她致信林海音,请帮她出最后一本散文集。林海 音欣然同意,可作者没有原稿,文章全散佚在旧报刊中。林海音不厌其烦,请人搜集整理, 再向友人发函征集沉樱早年致朋友的信和照片,合集一册为《春声集》。在沉樱弥留之际 书送到美国让她看了最后一眼,林海音这才心情释然。她到台南拜访老作家苏雪林。苏雪林 向她诉苦,说某出版社倒闭,退给她一屋子书。林海音张口承诺,一次将其全部买下。因那 是冷僻鲜有人问津的《屈赋研究》,无法推销,堆在仓库里,后来林海音将其全部捐给了图 书馆和学校:她还再版了她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1995年,林海音77岁,何凡85岁。4个儿女全在海外。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当 时有人建议,把这块金字招牌转让、出售。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 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八万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学校。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 部归还作者。凡库内有少量存书的,全部送作者。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 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 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祖国大陆出版《台湾著名作 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像经营出版社一样,精心地去经营友情。世界各国作家常来此聚会。改革开放后,大 陆许多作家都去过。海内外客人留言虽是吉光片羽,但韵味悠长: “字字珠玑自生光,深情至性入文章,信手拈来皆佳作,不拘一格尽流芳。” 这是台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这是我们一生乐观奋斗的最佳酬报。”面对朋友们的友情,林海音如是说。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述了一位船长漂流到一座小岛,被岛上的美女吸引,而流连忘返。当局见之,龙颜大怒,认 为这是“影射总统愚昧无知”。面对汹汹来势,林海音怕牵累报社及他人,面对来者,她立 即表示引咎辞职,砸了端了十年的饭碗,这才避免一场祸及他人的灾难。 林海音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 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 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为表诚意,她亲笔一一给梁实 秋、余光中和海外的夏志清、于梨华等名家写信,一边自己跑纸厂、印刷厂、编稿。三个人 三条枪,三个月内把一本风格清新、高品位的杂志奉献给读者。《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 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三十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 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始终打不开,期期 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林海音不死心,稍稍调整身心后,她专心投入经营纯 文学出版社,为纯文学作家开辟一块绿洲。 作家们把纯文学出版社当作朋友、娘家和“活菩萨”。女作家沉樱(梁宗岱原夫人)身居异 国,晚景凄凉,衰年已不能提笔写文章了,她致信林海音,请帮她出最后一本散文集。林海 音欣然同意,可作者没有原稿,文章全散佚在旧报刊中。林海音不厌其烦,请人搜集整理, 再向友人发函征集沉樱早年致朋友的信和照片,合集一册为《春声集》。在沉樱弥留之际, 书送到美国让她看了最后一眼,林海音这才心情释然。她到台南拜访老作家苏雪林。苏雪林 向她诉苦,说某出版社倒闭,退给她一屋子书。林海音张口承诺,一次将其全部买下。因那 是冷僻鲜有人问津的《屈赋研究》,无法推销,堆在仓库里,后来林海音将其全部捐给了图 书馆和学校;她还再版了她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1995 年,林海音 77 岁,何凡 85 岁。4 个儿女全在海外。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当 时有人建议,把这块金字招牌转让、出售。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 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八万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学校。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 部归还作者。凡库内有少量存书的,全部送作者。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 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 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祖国大陆出版《台湾著名作 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像经营出版社一样,精心地去经营友情。世界各国作家常来此聚会。改革开放后,大 陆许多作家都去过。海内外客人留言虽是吉光片羽,但韵味悠长: “字字珠玑自生光,深情至性入文章,信手拈来皆佳作,不拘一格尽流芳。” “这是台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这是我们一生乐观奋斗的最佳酬报。”面对朋友们的友情,林海音如是说。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