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90 工程科学学报,第42卷.第9期 泰锰业尾矿库泄露应急监测、2010年吉林永吉县 据,引入一系列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变量,并结合人 山洪灾害导致化学原料泄露遥感监测等,该技术 工神经网络构建模型评估土壤表层湿度,与地面 可弥补传统地面环境监测手段周期长、范围小、 实测记录比对显示该方法能够胜任土壤表层湿度 连续性差等局限.在矿区地表塌陷变形监测方面, 的低成本、高效率监测.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应 高冠杰等阿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引入到采煤地表沉 用该技术在矿区环境风险评估、塌陷区变形监 陷量变形监测中,测得羊场湾煤矿某工作面最大 测、土地侵蚀、植被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积累了 沉陷量为6.5cm,与地面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侯恩 大量研究经验,在我国生态矿山建设的浪潮下,该 科等7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地表塌陷灾害监 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领域拥有良好推广前景 测为案例,研究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信息在矿区 2.5边坡灾害防治 地表裂隙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塌陷移动规律 滑坡灾害识别与防治是当前无人机遥感技术 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结果显示:1)地形平坦区域 的热点应用领域.Tofani等调查了来自意大利、 143m航高可识别约2cm宽度的地表裂缝;2)基 西班牙、挪威等欧洲17个国家的49家地灾防治 于光谱、延长线和紧密阈值规则的计算机自动提 研究机构与终端用户,受访者认定遥感信息可靠 取分类方法可实现采煤地面塌陷裂缝的快速有效 度为中等,主要顾虑在于数据质量低与重访周期 识别:3)采煤工作面地表下沉量和下沉系数精度 过长,而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化解上述难题的可行 经验证满足现场技术需求.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 方案之一,文献[46]列举案例剖析了卫星高分遥 感器监测矿区植被同样受到研究者青睐,肖武等3] 感、合成孔径雷达、无人机遥感、地面红外扫描等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遥感数据构建了采煤沉陷 技术在滑坡领域的应用进展,指出无人机遥感具 区农作物生物量反演模型,评估高潜水位矿区开 有低成本、高效率、可重复、高分辨率等无可比拟 采沉陷而引发的农作物渍害影响程度,并分析了 的优势.国内外学者在滑坡灾害领域开展了大量 该方法在矿山土地破坏监测、土地复垦与生态修 研究:Rossi等7、Balek等、Mateos等91深入介 复评价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此外,在矿区土地侵蚀 绍了搭载光学传感器无人机与摄影测量技术在滑 方面,魏长婧等9通过提取山西省马脊梁矿区无 坡体识别与监测中的应用前沿进展;Turner等s0 人机遥感影像与多波段扫描影像的纹理特征、线 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某滑坡区域4年的高分辨率 性特征、分形维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光谱特征, DSM数据,结合COSI-Cor算法量化分析得出滑 绘制出矿区地裂缝分布信息图,为矿区灾害综合 坡体运移方向与轨迹;Peternel等s)通过固定周期 治理提供参考:杨超等o利用该技术研究矿山排 无人机摄影测量建模分析斯洛文尼亚境内某山体 土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精 2年期间表面高程、体积变化规律及滑坡运动模 度达到0.26m,推算得出土壤流失面积、侵蚀沟体积、 式,结果表明坡脚是该滑坡运动最活跃部分,滑坡 侵蚀速率等重要参数:赵星涛等应用无人机遥 运动稳定伴有局部剧动与浅层滑移;Niethammer 感技术排查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认 等5四使用四旋翼无人机对法国南部一处活跃滑坡 为其具备精度高、耗时短、机动性强等优点,在土 山体开展位移监测研究,获取的高分辨率摄影测 地利用变化、矿山地质灾害规模及分布探测等场 量重建成果与航空遥感数据对比揭示出滑坡体水 景中有良好应用前景:D'Oleire-Oltmanns等2制定 平位移与裂缝发展特征:Giordan等s列举了无人 年度/季度的无人机摄影测量采集计划,以获取摩 机遥感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区城市环境小型滑坡体 洛哥南部沟壑区的多尺度数字地形模型,结合 调查与监测的应用案例,指出低成本无人机遥感 GIS工具量化该区域沟谷面积与体积,揭示其随时 获取的高分辨率成果可在灾害快速识别、滑坡位 间的变化规律,实现了优于卫星遥感与传统野外 移动态监测、滑坡演化模式分析、数值模拟建模 调查的土壤侵蚀高分辨率监测.在矿区生态修复 中发挥重要作用:唐尧等以2018年金沙江两次 方面,何原荣等基于无人机重建影像数据与三 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融合卫星高分遥感、无人机 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评估紫金矿区生态修复工 遥感与三维激光扫描等数据,开展了滑坡孕灾机 程,指出该项技术具备分辨率高、非接触性、效率 制与蠕动特征分析、受灾区域灾情研判与隐患排 高的优势,可用于矿区修复质检、复垦工程管理 查研究,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应 中;Hassan-Esfahani等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 急救援中的应用前景:叶伟林等5阿借助无人机摄 感器采集视觉光谱数据、近红外和红外热遥感数 影测量技术研究分析了2017年甘肃罗家坡滑坡事泰锰业尾矿库泄露应急监测、2010 年吉林永吉县 山洪灾害导致化学原料泄露遥感监测等,该技术 可弥补传统地面环境监测手段周期长、范围小、 连续性差等局限. 在矿区地表塌陷变形监测方面, 高冠杰等[36] 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引入到采煤地表沉 陷量变形监测中,测得羊场湾煤矿某工作面最大 沉陷量为 6.5 cm,与地面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侯恩 科等[37] 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地表塌陷灾害监 测为案例,研究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信息在矿区 地表裂隙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塌陷移动规律 的处理与分析方法,结果显示:1)地形平坦区域 143 m 航高可识别约 2 cm 宽度的地表裂缝;2)基 于光谱、延长线和紧密阈值规则的计算机自动提 取分类方法可实现采煤地面塌陷裂缝的快速有效 识别;3)采煤工作面地表下沉量和下沉系数精度 经验证满足现场技术需求.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 感器监测矿区植被同样受到研究者青睐,肖武等[38]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遥感数据构建了采煤沉陷 区农作物生物量反演模型,评估高潜水位矿区开 采沉陷而引发的农作物渍害影响程度,并分析了 该方法在矿山土地破坏监测、土地复垦与生态修 复评价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此外,在矿区土地侵蚀 方面,魏长婧等[39] 通过提取山西省马脊梁矿区无 人机遥感影像与多波段扫描影像的纹理特征、线 性特征、分形维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光谱特征, 绘制出矿区地裂缝分布信息图,为矿区灾害综合 治理提供参考;杨超等[40] 利用该技术研究矿山排 土场边坡土壤侵蚀速率,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精 度达到 0.26 m,推算得出土壤流失面积、侵蚀沟体积、 侵蚀速率等重要参数;赵星涛等[41] 应用无人机遥 感技术排查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认 为其具备精度高、耗时短、机动性强等优点,在土 地利用变化、矿山地质灾害规模及分布探测等场 景中有良好应用前景;D'Oleire-Oltmanns 等[42] 制定 年度/季度的无人机摄影测量采集计划,以获取摩 洛哥南部沟壑区的多尺度数字地形模型 ,结合 GIS 工具量化该区域沟谷面积与体积,揭示其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实现了优于卫星遥感与传统野外 调查的土壤侵蚀高分辨率监测. 在矿区生态修复 方面,何原荣等[43] 基于无人机重建影像数据与三 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评估紫金矿区生态修复工 程,指出该项技术具备分辨率高、非接触性、效率 高的优势,可用于矿区修复质检、复垦工程管理 中;Hassan-Esfahani 等[44] 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 感器采集视觉光谱数据、近红外和红外/热遥感数 据,引入一系列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变量,并结合人 工神经网络构建模型评估土壤表层湿度,与地面 实测记录比对显示该方法能够胜任土壤表层湿度 的低成本、高效率监测.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应 用该技术在矿区环境风险评估、塌陷区变形监 测、土地侵蚀、植被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积累了 大量研究经验,在我国生态矿山建设的浪潮下,该 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领域拥有良好推广前景. 2.5    边坡灾害防治 滑坡灾害识别与防治是当前无人机遥感技术 的热点应用领域. Tofani 等[45] 调查了来自意大利、 西班牙、挪威等欧洲 17 个国家的 49 家地灾防治 研究机构与终端用户,受访者认定遥感信息可靠 度为中等,主要顾虑在于数据质量低与重访周期 过长,而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化解上述难题的可行 方案之一. 文献 [46] 列举案例剖析了卫星高分遥 感、合成孔径雷达、无人机遥感、地面红外扫描等 技术在滑坡领域的应用进展,指出无人机遥感具 有低成本、高效率、可重复、高分辨率等无可比拟 的优势. 国内外学者在滑坡灾害领域开展了大量 研究:Rossi 等[47]、Balek 等[48]、Mateos 等[49] 深入介 绍了搭载光学传感器无人机与摄影测量技术在滑 坡体识别与监测中的应用前沿进展;Turner 等[50] 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某滑坡区域 4 年的高分辨率 DSM 数据,结合 COSI-Corr 算法量化分析得出滑 坡体运移方向与轨迹;Peternel 等[51] 通过固定周期 无人机摄影测量建模分析斯洛文尼亚境内某山体 2 年期间表面高程、体积变化规律及滑坡运动模 式,结果表明坡脚是该滑坡运动最活跃部分,滑坡 运动稳定伴有局部剧动与浅层滑移;Niethammer 等[52] 使用四旋翼无人机对法国南部一处活跃滑坡 山体开展位移监测研究,获取的高分辨率摄影测 量重建成果与航空遥感数据对比揭示出滑坡体水 平位移与裂缝发展特征;Giordan 等[53] 列举了无人 机遥感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区城市环境小型滑坡体 调查与监测的应用案例,指出低成本无人机遥感 获取的高分辨率成果可在灾害快速识别、滑坡位 移动态监测、滑坡演化模式分析、数值模拟建模 中发挥重要作用;唐尧等[54] 以 2018 年金沙江两次 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融合卫星高分遥感、无人机 遥感与三维激光扫描等数据,开展了滑坡孕灾机 制与蠕动特征分析、受灾区域灾情研判与隐患排 查研究,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应 急救援中的应用前景;叶伟林等[55] 借助无人机摄 影测量技术研究分析了 2017 年甘肃罗家坡滑坡事 · 1090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2 卷,第 9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