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特点:托古改制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师:为什么要借助孔子来托古改制? 减小变法的阻力: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思想 2.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 1895 事件标志者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 治。 “君与民共议国之政法” “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一描缩白张当之《中国文明十五进》 (1)序幕一一1895年,公车上书:马关答约,官员和部分读书人上群起激态 1895年5月,日本逼追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 ,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古 浪。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 (2)宣传- 1895-1898,组会创刊:先后创办了学会103所,学堂185所,报馆64所 北京《中外记闻》(1895)、保国会(1898) 上海的强学会(1895)、《强学报》、《时务报》(1896) 上海的强学合(195) 、《强学报》、《时务报》(1896) 长沙的时上海的强学会(1895)、 《强学报》、 《时务报》(1896)务学堂 《湘学西报》 (1897) (3)高湖 -—1898.6-1898.9,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在维新变法期间,光 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概括百日维新的特点 D除旧布新②过急倾向 概括百日维新的影形呢 ①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像体制。定程度上冲击了旧 式官像的体制 ②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插。 一1898戊戌政变:慈禧训政,蝶血刑场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选亡海 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莱市口。变法期间的 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3.失败原因:特点:托古改制 探究 2 蒋廷黻:“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师:为什么要借助孔子来托古改制? 减小变法的阻力;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思想 2.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 1895 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 治。“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1)序幕 ——1895 年,公车上书:马关签约,官员和部分读书人上群起激奋 1895 年 5 月,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 浪。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宣传—— 1895-1898,组会创刊:先后创办了学会 103 所,学堂 185 所,报馆 64 所 北京《中外记闻》(1895)、保国会(1898) 上海的强学会(1895)、《强学报》、《时务报》(1896) 上海的强学会(1895)、《强学报》、《时务报》(1896) 长沙的时上海的强学会(1895)、《强学报》、《时务报》(1896)务学堂、《湘学西报》 (1897) (3)高潮——1898.6-1898.9,百日维新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在维新变法期间,光 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概括百日维新的特点 ①除旧布新②过急倾向 概括百日维新的影响 ①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定程度上冲击了旧 式官僚的体制 ②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4)失败 ——1898 戊戌政变:慈禧训政,喋血刑场 1898 年 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 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6 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变法期间的 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3.失败原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