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重点:静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力系的等效思想的建立:力系平衡条 件与平衡方程:四大变形的内力、应力、强度计算及对应内力图、应力图绘制:应力状态: 压杆稳定。 数学推点:约束和约束反力:受力图绘制:物体系平衡问题分析方法:弯矩图与剪力图 绘制:弯矩、剪力与分布戟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弯扭组合变形:平 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投为主,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课堂讨论、课堂练习、测验课、课外习题及 作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多蝶体教学把力学模型和工程实际尽可能联系起来。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误时分配 (48学时) 第1章静力学基础 4.5 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 0.5 1.2静力学公理 掌握 0.5 13约束与约卖力 探究 15 1.4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探究 2 第2章汇交力系 2.1汇交力系合成的儿何法 理解 0.5 2.2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理解 0.5 23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掌握 第3童力偶理论 1.5 3.1力对点之矩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星 掌提 0.5 3.2力偶及其性质 掌握 0.5 3.3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掌提 0.5 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5.5 4】力的平移定理 掌操 05 4.2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筒化 43简化结果分析 理解 05 4.4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探究 1.5 45物休系统的平衔 探究 2 第6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6 6】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得念 理解 0.5 6.2轴向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内力 掌握 63抽向拉压杆载面上的应力 举捐 0.5 6.4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胡克定律 掌握 0.5 6.5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探究 15 6.6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探究2 教学重点:静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分析与受力图;力系的等效思想的建立;力系平衡条 件与平衡方程;四大变形的内力、应力、强度计算及对应内力图、应力图绘制;应力状态; 压杆稳定。 教学难点:约束和约束反力;受力图绘制;物体系平衡问题分析方法;弯矩图与剪力图 绘制;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弯扭组合变形;平 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课堂讨论、课堂练习、测验课、课外习题及 作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力学模型和工程实际尽可能联系起来。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分配 (48 学时) 第 1 章 静力学基础 4.5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 0.5 1.2 静力学公理 掌握 0.5 1.3 约束与约束力 探究 1.5 1.4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探究 2 第 2 章 汇交力系 2 2.1 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理解 0.5 2.2 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理解 0.5 2.3 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掌握 1 第 3 章 力偶理论 1.5 3.1 力对点之矩 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掌握 0.5 3.2 力偶及其性质 掌握 0.5 3.3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掌握 0.5 第 4 章 平面一般力系 5.5 4.1 力的平移定理 掌握 0.5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掌握 1 4.3 简化结果分析 理解 0.5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 探究 1.5 4.5 物体系统的平衡 探究 2 第 6 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6 6.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理解 0.5 6.2 轴向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内力 掌握 1 6.3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掌握 0.5 6.4 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胡克定律 掌握 0.5 6.5 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探究 1.5 6.6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探究 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