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08m (a) (b) 图8两阶段阳极氧化膜着色的截面形貌 Fig.3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film of two stage anodizing followed by coloring 后磷酸两阶段阳极氧化膜其着色深浅与单独磷酸阳极氧化膜着色深浅一致的结果又说明,对 于不厚的薄膜,主要是膜孔底的大小影响着色的难易,而膜上部孔的大小对着色难易影响不 大;薄的硫酸膜比薄的磷酸膜电解着色难的原因是由于硫酸膜底部孔径比磷酸膜的小,而非 硫酸膜上部孔径小于磷酸膜。.这可能是因为对于薄的硫酸膜和磷酸膜,电解着色中,由孔的大 小造成的孔内扩散传质难易的差异,对镍的沉积量还不能构成明显的区别。 磷酸阳极氧化膜中含有磷,硫酸阳极氧化膜中含有硫【4),它们对镍的沉积也可能会有 影响。 19 2.2电解着色黑镍的工艺 17 光/热转换薄膜必需是深黑色,否则薄膜的 太阳光谱吸收率将得不到保证。厚度控制在 15 34m以下的硫酸阳极氧化膜着色比磷酸阳极氧 化膜要难,为了得到深黑色的表面,对磷酸 阳极氧化膜的着色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经过大 量实验,获得了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的着 深黑色镍的工艺。其中,记录到的着色槽压如 6 15 图4所示,是一个升压着色过程。着色电压从 Coloring tmin 11.0V到18.0V逐渐上升,之后稳定在18.0V, 图4着色过程中的槽压(电压:V) Fig.4 Voltage variation during the 2.3光/热转换薄膜 coloring of porous anodic films (Voltage,V) 并不是吸收率高的薄膜就能用作光/热转换材料。在考察光/热转换薄膜的优劣时,必需 同时兼顾太阳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率和远红外热辐射率,前者值愈高,后者值愈低,薄膜愈具 有光谱选择性,它的光/热转换效率就高。实验中为了获得选择性较好的薄膜,应用上面的 着色黑镍工艺,对不同着色时间的试样,测试其光学性能参数。 着色时间为1十10min的试样吸收率为0.93,同时热辐射率为0.26,吸收率较高的同时 热辐射率不算大,其光/热转换性能较好。 157沐知聆巍 后 磷酸 两阶段 阳极 氧化膜其着色 深浅 与单独磷酸 阳极氧化膜 着色深浅 一致 的结 果 又说 明 , 对 于 不 厚的薄膜 , 主要是膜孔 底的大小影响着色的难 易 , 而膜上部 孔的大小对 着 色难 易影响 不 大 薄的硫 酸膜 比 薄的磷酸 膜 电解着色难 的原 因是 由于硫 酸 膜底部孔径 比磷酸 膜的小 , 而非 硫 酸膜上部孔径小 于磷酸膜 。 这 可能是 因为对于 薄 的硫 酸 膜和磷酸膜 , 电解着色 中 , 由孔 的 大 小 造 成的孔 内扩 散传质难 易的差异 , 对镍 的沉 积 量还不能 构成明显 的区别 。 磷酸 阳极氧化膜 中含有磷 , 硫 酸 阳极氧化膜 中含有硫 【 〕 , 它们对镍 的沉 积也 可 能 会 有 影响 。 电解着 色黑 镍 的工 艺 光 热转换薄膜必需是 深 黑色 , 否则薄膜 的 太 阳光 谱吸收率将得不到 保证 。 厚 度 控 制 在 产 以 下的硫酸 阳极氧化膜着色 比磷酸 阳极氧 化膜 要难 , 为了得到 深 黑色的 表 面 , 对 磷 酸 阳极氧化膜的着色作了 进一步的研究 。 经过大 量实验 , 获得了一种成本低廉 、 工艺简单的着 深黑色镍的工艺 。 其 中 , 记录到 的着色槽压如 图 所示 , 是一个升压着色过程 。 着色电压从 。 到 。 逐渐上升 , 之后稳定在 。 , 了 巧 卜问衬留。 多 云, 室 图 着色过程 中的槽压 电压 光 热转换薄膜 并不是吸收率高的薄膜就能 用作光 热转换材料 。 在考察光 热转换薄膜的优劣时 , 必需 同时兼顾太阳光谱范围 内的吸收率和远红 外热辐射率 , 前 者值愈高 , 后者值愈低 , 薄膜愈具 有光 谱 选择性 , 它 的光 热转换效率就 高 。 实验 中为了获得选择性较好的薄膜 , 应 用 上 面的 着色黑镍 工艺 , 对 不同着色时间的试样 , 测试其光学性能 参数 。 着色时间为 的试样吸收率为 。 , 同时热辐 射率为 , 吸收率较高的同时 热辐射率不算大 , 其光 热转换性能较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