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二)(12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 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 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 B.可以一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策之不以其道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 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同享福的人 C.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D.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范蠡事越王勾践事: ②还反国反: ③布衣之极也布衣: ④间行以去去: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与其徒属乘舟浮海以行……(2分)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2分) 译 (三)(6分) 等着春天到来 ①有些禽兽的求生本领简直神奇。例如山雀,体重只有1/3盎司,真像一星生命的火 花,丢给时速40英里的寒风去摆布。山雀在冬天的进食量为夏天的两倍。为了储存一层脂 肪供寒夜取暖,山雀在白天几乎不断进食。这种乌到冬天会多长三成羽毛,还会把毛耸起围 住一股暖气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岑参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二)(12 分) 范蠡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 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终不反。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耕于海畔,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 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只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间行以去.,止于陶,自谓陶朱公。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尊周室”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不以物喜 B.可以一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策之不以其道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文段主要写范蠡两次辞官的经过和原因。 B.范蠡离勾践而去,是因为勾践是个不能与大臣共患难同享福的人。 C.范蠡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D.范蠡从商经营有方,治国深谋远虑,颇负盛名。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 ①范蠡事越王勾践事: ②还反国反: ③布衣之极也布衣: ④间行以去去: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自与其徒属乘舟浮海以行……(2 分) 译: (2)齐人闻其贤,以为相。(2 分) 译: (三)(6 分) 等着春天到来 ①有些禽兽的求生本领简直神奇。例如山雀,体重只有 l/3 盎司,真像一星生命的火 花,丢给时速 40 英里的寒风去摆布。山雀在冬天的进食量为夏天的两倍。为了储存一层脂 肪供寒夜取暖,山雀在白天几乎不断进食。这种乌到冬天会多长三成羽毛,还会把毛耸起围 住一股暖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