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测量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测量的主要任务 1.将现场的地形、地貌通过测量取得空间点的三维数据 2.依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进行设计和计算 3.按照工程设计将设计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控制测量。 测量使用的主要仪器 1.工程测量一一水准仪 2.角度测量一一经纬仪; 3.距离测量一一钢尺。 三、地面点的构成要素 1.实际地面点一一三维坐标(高程、距离、角度) 2.图上空间点一一标注高程后用二维平面表示 四、高程 1.绝对高程一一国家统一标准(黄海水平面)为0点 2.相对高程一—以所测地域某一点为假设工程的基准点(便于测量、绘图 和计算)。将相对高程的0点与绝对高程的0点挂钩,即可换算出任意测 量点的绝对高程。 第二章水准测量 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水准测量原理 1.从已知高程点出发,利用水准仪视线水平,测量未知点与已知点高差 计算未知点高程 2.高差 (1)高差=后视一前视 1)后视一一已知点的水准测量值(先观测的已知高程点 2)前视一一未知点的水准测量值(后观测的未知点) 3)高差计算值一一可+可 (2)未知点高程:HB=HA+hAB=HA+(a-b) 水准测量外业 1.从国家水准点引测高程点(BM) 2.水准测量 架立水准仪→先读后视→再读前视→移动仪器 3.测量检验 4.测量检核 (1)计算检核一一记录的计算值是否正确(表2-1) (2)测站检核一—测量读数是否正确(变动仪器高两次观测、双面尺 两次读数)1 《测量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 测量的主要任务 1. 将现场的地形、地貌通过测量取得空间点的三维数据; 2. 依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进行设计和计算; 3. 按照工程设计将设计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控制测量。 二、 测量使用的主要仪器 1. 工程测量——水准仪; 2. 角度测量——经纬仪; 3. 距离测量——钢尺。 三、 地面点的构成要素 1. 实际地面点——三维坐标(高程、距离、角度) 2. 图上空间点——标注高程后用二维平面表示 四、 高程 1. 绝对高程——国家统一标准(黄海水平面)为 0 点 2. 相对高程——以所测地域某一点为假设工程的基准点(便于测量、绘图 和计算)。将相对高程的 0 点与绝对高程的 0 点挂钩,即可换算出任意测 量点的绝对高程。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 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二、 水准测量原理 1. 从已知高程点出发,利用水准仪视线水平,测量未知点与已知点高差, 计算未知点高程。 2. 高差 (1) 高差=后视-前视 1) 后视——已知点的水准测量值(先观测的已知高程点) 2) 前视——未知点的水准测量值(后观测的未知点) 3) 高差计算值——可+可- (2) 未知点高程:HB=HA+hAB=HA+(a-b) 三、 水准测量外业 1. 从国家水准点引测高程点(BM) 2. 水准测量 架立水准仪→先读后视→再读前视→移动仪器 3. 测量检验 4. 测量检核 (1) 计算检核——记录的计算值是否正确(表 2-1) (2) 测站检核——测量读数是否正确(变动仪器高两次观测、双面尺 两次读数)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