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西方哲学十五讲 的问题。从2000年开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发起,联合了本校和 些兄弟院校的老师,经过广泛的调查,并征求许多院校通识课主讲教师的意见, 提出要策划一套大型的多学科的青年普及读物,同时又是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 系列教材。这项建议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的支持,并由他牵头,组成 了一个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相当影响力的编审委员会,实际上也就是有效地 联合了许多重点大学,协力同心来做成这套大型的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历来 以出版高质量的大学教科书闻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担这样一套多学科的大型书 系的出版任务,也顺理成章。 编写出版这套书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 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本书系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 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 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2001年底,本书系的第一批课题确定。选题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大学生素 质教育和知识结构的需要,也参考了一些重点大学的相关课程安排。课题的酝 酿和作者的聘请反复征求过各学科专家以及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 意见,并直接得到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第一批选题的作者当中,有一 部分就是由各大学推荐的,他们已经在所属学校成功地开设过相关的通识课 程。令人感动的是,虽然受聘的作者大都是各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不少还是 学科带头人,科研与教学工作本来就很忙,但多数作者还是非常乐于接受聘请, 宁可先放下其他工作,也要挤时间保证这套书的完成。学者们如此关心和积极 参与素质教育之大业,应当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书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 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 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 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 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本书系每 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 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我们所邀请的大都是那些真正有学术建树,有 良好的教学经验,又能将学问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的重量级学者,是请“大家 来讲“通识”,所以命名为《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其意图就是精选名校名牌课 程,实现大学教学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子能够通过这套书,亲炙名家名师课 堂 本书系由不同的作者撰写,这些作者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但又都有共同的 追求,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