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负债权益类账户期未余额的计算公式: 期未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7.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 内谷相同 分类相同 方法相同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两者的区别: 会计科目只有名称,没有结构,账户则有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用状况。账户比会计科目更为明 细,内容更为丰富。会计科目统一 ,账户灵活。 8.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 账方法 举例:向银行取得借款10,000元,已存入银行。这项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发生如下变化: 一方面,企业银行存款增加10000元: 另一方面,企业短期借款增加10000元 9.复式记账与会计 等式 经济业务的发生, 会引起企业资金运动发生四种情况的变化 (1)一种资产增加,同时,另一种资产减少。 (2)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另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3)一种备情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 种资产增加。 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同时 种资产减少 这四种情况的变化结果,都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平衡公式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复式记账法的依据,也是处理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 录,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10.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内容 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帐户的结构 11.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账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 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 笔会计 要包括 个因素 a,会计科目(账户)及其所属明细科目(账户) b.记账符号 c,数量(金额) 12.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首先 确定经济业务应记入的 户名称 其次,判别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再次,确定应记入该账户的是借方还是贷方 最后,记录每个账户应记的金额,并检查借贷两方金额是否相等 13.试算平衡 1)试算 平衡的概念 试算平衡就是根据各种会计对掾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纪录是否正确。 (2)试尝平衡方法! ,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科目的借方 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发生客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发生额试算公式的作用有两点:负债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7.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 内容相同 分类相同 方法相同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两者的区别: 会计科目只有名称,没有结构,账户则有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用状况。账户比会计科目更为明 细,内容更为丰富。会计科目统一,账户灵活。 8.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 账方法。 举例:向银行取得借款 10 , 000 元,已存入银行。这项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发生如下变化: 一方面,企业银行存款增加 10000 元;另一方面,企业短期借款增加 10000 元 9. 复式记账与会计等式 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金运动发生四种情况的变化: ( 1 )一种资产增加,同时,另一种资产减少。 ( 2 )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另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 3 )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一种资产增加。 ( 4 )一种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时,一种资产减少。 这四种情况的变化结果,都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公式。 会计平衡公式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复式记账法的依据,也是处理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 录,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10.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内容 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帐户的结构: 11. 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按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借助记账符号,分别记录其增加 或减少数量变化的一种方法。 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因素: a .会计科目(账户)及其所属明细科目(账户) b .记账符号 c .数量(金额) 12.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首先,确定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名称 其次,判别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再次,确定应记入该账户的是借方还是贷方 最后,记录每个账户应记的金额,并检查借贷两方金额是否相等。 13. 试算平衡 ( 1 )试算平衡的概念: 试算平衡就是根据各种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纪录是否正确。 ( 2 )试算平衡方法: a .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b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 =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发生额试算公式的作用有两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