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节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近 第十四 在月 种上的 、目的要求: 体遗传与进化物的造传基础,群体造传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物种形成机制。 第1节生物进化的概述 第2节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 第3节分子水平的进化 第4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遗传漂移 A迁移 第6节隔离在进化中的作用 第7节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1.物种的概念 2.物种形成的方式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实验类别 1 植物有丝分裂 3 验证型 2 染色体组型分析 3 验证型 植物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3 操作型 4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3 操作型 5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3 综合型 6 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估计 3 综合型 植物总DNA的提取 3 操作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按上表实验序号分别填写》 实验1植物有丝分裂 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根尖细胞的观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实验内容:通过染色体染色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要求:熟悉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2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目的: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为物种起源和进化提供依据,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细 第 6 节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1. 近亲繁殖在育种上的应用 2. 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3 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遗传基础,群体遗传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物种形成机制。 2、要点: 第 1 节 生物进化的概述 第 2 节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 第 3 节 分子水平的进化 第 4 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哈迪-温伯格定律 第 5 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1.突变 2.选择 3.遗传漂移 4.迁移 第 6 节 隔离在进化中的作用 第 7 节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1.物种的概念 2.物种形成的方式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植物有丝分裂 3 验证型 2 染色体组型分析 3 验证型 3 植物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 3 操作型 4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3 操作型 5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3 综合型 6 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估计 3 综合型 7 植物总 DNA 的提取 3 操作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按上表实验序号分别填写) 实验 1 植物有丝分裂 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根尖细胞的观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实验内容:通过染色体染色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要求:熟悉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 2 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目的: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为物种起源和进化提供依据,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