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近的意向。反应具有选择性,如对母亲打招呼,对陌生人感到不安。 第四阶段:2、3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母亲或其他带养者的反应及行为的关系,以 自己的良好行为,获得亲近的人的微笑和爱抚。 3岁以后,儿童的依恋行为减弱。 3.个性结构包括三个层次: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个性倾向性是人 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这些成分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 力、气质和性格,这三种特征的结合,形成了人各自不同的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 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洞察和理 解,其中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 括自尊、自信、自爱、自卑、自怜等)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 现,社会要求、可能性、计划和程序、自我激励)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节着个体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 4.DDST的结果判断如下: (1)异常:两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两个或更多项目迟缓: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更多项目 迟缓,加上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上述两个条 件之一者即可判断为异常。 (2)可疑: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多项迟缓: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 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二者之一,判断为可疑。对异常及可疑有发育障碍者需在2~ 3周后复试,必要时作诊断性发育测验。 (3)无法解释:评定为NO项目太多,最后的结果无法评定。 (4)正常:无上述情况。 5.儿童语言发育经历语言准备和语言发展两个时期,理解先于表达,由发声到说出单 词到说出句子,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哭是新生儿第一个反射性的发音,1月以内的婴儿哭、叫声未分化,1月后,与不同的 需要相联系,如饥饿、不适、疼痛等。 1月后,婴儿开始出现非哭叫声,发声器官反射性出现a、o、u、e等元音,进而出现n、 k、p、m等辅音,不具有信号意义。 5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学语,以重复的音节出现,如ba-ba、da-da、ma-ma,类似人类 语言中的爸爸、大大、妈妈等,但无实际意义。9月龄达高峰。 10~12月,婴儿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爸爸”、“妈妈等。我们也可把儿童出 现有意义的词看作单词句,因为单词含有句子的成分,如表达一种需要。1.5~2岁出现双词 句或3词句,如妈妈抱”。3岁出现多词句和简单复合句,词汇量急剧增加。4、5岁词汇和 表达能力加强,句子中代词使用量增加,但人称代词的正确使用还要到6岁以后。7岁左右近的意向。反应具有选择性,如对母亲打招呼,对陌生人感到不安。 第四阶段:2、3 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母亲或其他带养者的反应及行为的关系,以 自己的良好行为,获得亲近的人的微笑和爱抚。 3 岁以后,儿童的依恋行为减弱。 3.个性结构包括三个层次: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个性倾向性是人 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这些成分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 力、气质和性格,这三种特征的结合,形成了人各自不同的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 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洞察和理 解,其中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 括自尊、自信、自爱、自卑、自怜等)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 现,社会要求、可能性、计划和程序、自我激励)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节着个体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 4.DDST 的结果判断如下: (1)异常:两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两个或更多项目迟缓;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更多项目 迟缓,加上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过年龄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上述两个条 件之一者即可判断为异常。 (2)可疑: 一个能区具有两项或多项迟缓;一个或更多能区具有一项迟缓和同能区通 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符合二者之一,判断为可疑。对异常及可疑有发育障碍者需在 2~ 3 周后复试,必要时作诊断性发育测验。 (3)无法解释:评定为“NO”项目太多,最后的结果无法评定。 (4)正常:无上述情况。 5.儿童语言发育经历语言准备和语言发展两个时期,理解先于表达,由发声到说出单 词到说出句子,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哭是新生儿第一个反射性的发音,1 月以内的婴儿哭、叫声未分化,1 月后,与不同的 需要相联系,如饥饿、不适、疼痛等。 1 月后,婴儿开始出现非哭叫声,发声器官反射性出现 a、o、u、e 等元音,进而出现 n、 k、p、m 等辅音,不具有信号意义。 5 月左右,婴儿出现咿呀学语,以重复的音节出现,如 ba-ba、da-da、ma-ma,类似人类 语言中的爸爸、大大、妈妈等,但无实际意义。9 月龄达高峰。 10~12 月,婴儿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词,如“爸爸”、“妈妈”等。我们也可把儿童出 现有意义的词看作单词句,因为单词含有句子的成分,如表达一种需要。1.5~2 岁出现双词 句或 3 词句,如“妈妈抱”。3 岁出现多词句和简单复合句,词汇量急剧增加。4、5 岁词汇和 表达能力加强,句子中代词使用量增加,但人称代词的正确使用还要到 6 岁以后。7 岁左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