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 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毎独召 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时得赐钱帛,輒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 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己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 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 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 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 露实情,结果被杀。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 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 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 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 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 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 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 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 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 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 露实情,结果被杀。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⑵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⑶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 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 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 贱 仁 义 先 富 有 而 后 推 让 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 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