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易增长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战后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战前。从1948 年到1973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8%。而二战前,从1913年到1938年世界 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率了高于世界工业生产 年均6.1%的增长率。本阶段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是与科技革命、生产增长、国际分工的深 化和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因素所发生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第二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5年,是国际贸易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本阶段世 界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率为2.4%,较1948年到1973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下 降2/3以上。其中,有的年份下降更为严重,1981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增长停滞,1982年世 界出口贸易量更下降2%。本阶段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本阶段国 际贸易増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货币制度危机和农 业危机频繁爆发所致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增期至现在,是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回升阶段。本阶段出 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前一阶段出口贸易量的增长水平,而且也高于整个80年 代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36%的水平。1999年全球商品出口贸易量增长4.5%。本阶段出口 贸易值增长迅速。世界出口贸易值在1986年就超过了1980年的水平,1990年达34700亿 美元,200年更高达63680亿美元。本阶段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 长速度。本阶段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集团 化趋势的加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国际分工深化,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关贸总协定乌 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进一步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2)国际贸易格局分布很不平衡 首先,各种类型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发展很不平衡 战后,各种类型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虽仍占支配地位,但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很 不稳定。战后以来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1970年占世界出口和进口的比 重分别为709%和71.6%。1973年以后因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 的比重逐渐下降,直到1983年才见回升。1991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和进口中所占的比重 均超过1970年。之后,发达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在发达国家中,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起伏不定。这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 速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商品的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的 其次,发展中国家(地区)整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从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 呈下降趋势。之后,略有提高。但自9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进出口贸易 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96年发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出口和进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88%和 29.5%。这是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于发达国 家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制成品主 要出口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主要石油出口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 提价贸易地位显著提高 第三,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比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70年 占世界出口的98%,1996年降为3.8%。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 提高。尤其是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比重由1978年的075%上升至2003年的3.9%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28位上升至 2000年的第7位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 在国际贸易商品交换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贸易,而且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首先,传统商品贸易结构进一步向制成品发展。在传统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易增长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战后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战前。从 1948 年到 1973 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7.8%。而二战前,从 1913 年到 1938 年世界 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 0.7%。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率了高于世界工业生产 年均 6.1%的增长率。本阶段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是与科技革命、生产增长、国际分工的深 化和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因素所发生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第二个阶段:从 1973 年到 1985 年,是国际贸易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本阶段世 界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率为 2.4%,较 1948 年到 1973 年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下 降 2/3 以上。其中,有的年份下降更为严重,1981 年世界出口贸易量增长停滞,1982 年世 界出口贸易量更下降 2%。本阶段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本阶段国 际贸易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货币制度危机和农 业危机频繁爆发所致。 第三个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后增期至现在,是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回升阶段。本阶段出 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前一阶段出口贸易量的增长水平,而且也高于整个 80 年 代出口贸易量年均增长 3.6%的水平。1999 年全球商品出口贸易量增长 4.5%。本阶段出口 贸易值增长迅速。世界出口贸易值在 1986 年就超过了 1980 年的水平,1990 年达 34 700 亿 美元,2000 年更高达 63 680 亿美元。本阶段世界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 长速度。本阶段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集团 化趋势的加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国际分工深化,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关贸总协定乌 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进一步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2)国际贸易格局分布很不平衡 首先,各种类型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发展很不平衡。 战后,各种类型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虽仍占支配地位,但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很 不稳定。战后以来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1970 年占世界出口和进口的比 重分别为 70.9%和 71.6%。1973 年以后因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 的比重逐渐下降,直到 1983 年才见回升。1991 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和进口中所占的比重 均超过 1970 年。之后,发达国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在发达国家中,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起伏不定。这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 速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商品的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的。 其次,发展中国家(地区)整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从战后初期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 呈下降趋势。之后,略有提高。但自 90 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进出口贸易 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96 年发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出口和进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28.8%和 29.5%。这是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高于发达国 家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制成品主 要出口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主要石油出口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因石油 提价贸易地位显著提高。 第三,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比重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1970 年 占世界出口的 9.8%,1996 年降为 3.8%。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 提高。尤其是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比重由 1978 年的 0.75%上升至 2003 年的 3.9%在世界的排名也由 1978 年的第 28 位上升至 2000 年的第 7 位。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多样化发展 在国际贸易商品交换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贸易,而且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首先,传统商品贸易结构进一步向制成品发展。在传统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