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京市井曲艺文化的影响。从相声等民间曲艺在北京的繁荣就可以看岀北京市民对于幽默的喜爱。北 京特色的幽默源于北京市民,满凊末年旗人地位的没落,历史的荒诞更是加剧了这种幽默的讽刺性 与自嘲性。文中写到,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有人给说相声的方六指点迷津,说“日本人相信《四 书》,因为那是老东西。只要你每段相声里都有《四书》句子,日本人就必永远雇用你广播!“[老 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63]于是方六每次都 播报《四书》,果真符合日本人口味。但细细想来,日本人喜欢“老东西”,英国人富善先生也喜 欢清朝遗风,老舍所想传递的意思是现代侵略者希望他们统治的人保有奴性,保持愚昧,俯首帖 耳。在看似轻松幽默的叙述下,却藏着老舍对愚昧市民的深沉的悲愤。老舍这种“含泪苦笑″的幽 默风格将悲剧内容藏在喜剧的外表下,正如国难之下的老北京人,语言虽通俗、逗乐,但思想却哀 痛、深沉。 老舍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对北京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这让他在写作时能够透彻地剖析北 京文化,从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入手对北京文化进行描述及反思。他对于北京文化是矛盾 的,正如文中瑞宣的心理描写“他真爱北京,可是现在已体会出来它是有毒的地方。那晴美的天 光,琉璃瓦的宫殿,美好的饮食,和许多别的小小的方便与享受,都是毒物。它们人舒服、消沉、 苟安、懒惰,瑞全宁可到泥塘与血狱里去滚,也不愿回到那文化过熟的故乡”佬老舍.《四世同堂》 《老舍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89],对于北京的文化,他又爱又否 定。老舍一方面清楚老北京人落后的思想文化所暴露出的国民劣根性亟待改变,另一方面却又对北 京文化和生活风貌怀有深切的审美认同感。他的作品反映北京风俗,也局限于北京现实的写作;他 对北京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进行揭露与批判,却还是受限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的约束,这种矛盾感 也体现着北京文化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五、结语 北京对老舍的影响是深刻的,而老舍用他的作品极力表现这一座北京城。他用地道的北京方 言,通俗幽默的语言形式,刻画着不同性格、不同阅历的北京底层市民生活,书写着北京文化中的 精华与糟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真实而又宏大的北京城市风貌。他对于北京文化的反思是矛盾而又 真实的。《四世同堂》正是通过对北京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叙述,展现北京市民的欢笑与泪 水,北京城的厚重与博大 参考文献 老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4卷)(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胡絜青谈老舍凡夫阿亭选编名人的妻子忆丈夫(A卷)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9. 4.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老舍研究专集(上)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5.舒乙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文史哲,1982(04):29-36+43京市井曲艺文化的影响。从相声等民间曲艺在北京的繁荣就可以看出北京市民对于幽默的喜爱。北 京特色的幽默源于北京市民,满清末年旗人地位的没落,历史的荒诞更是加剧了这种幽默的讽刺性 与自嘲性。文中写到,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有人给说相声的方六指点迷津,说“日本人相信《四 书》,因为那是老东西。只要你每段相声里都有《四书》句子,日本人就必永远雇用你广播!”[老 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63.]于是方六每次都 播报《四书》,果真符合日本人口味。但细细想来,日本人喜欢“老东西”,英国人富善先生也喜 欢清朝遗风,老舍所想传递的意思是现代侵略者希望他们统治的人保有奴性,保持愚昧,俯首帖 耳。在看似轻松幽默的叙述下,却藏着老舍对愚昧市民的深沉的悲愤。老舍这种“含泪苦笑”的幽 默风格将悲剧内容藏在喜剧的外表下,正如国难之下的老北京人,语言虽通俗、逗乐,但思想却哀 痛、深沉。 老舍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对北京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这让他在写作时能够透彻地剖析北 京文化,从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入手对北京文化进行描述及反思。他对于北京文化是矛盾 的,正如文中瑞宣的心理描写“他真爱北京,可是现在已体会出来它是有毒的地方。那晴美的天 光,琉璃瓦的宫殿,美好的饮食,和许多别的小小的方便与享受,都是毒物。它们人舒服、消沉、 苟安、懒惰,瑞全宁可到泥塘与血狱里去滚,也不愿回到那文化过熟的故乡”[老舍.《四世同堂》, 《老舍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89.],对于北京的文化,他又爱又否 定。老舍一方面清楚老北京人落后的思想文化所暴露出的国民劣根性亟待改变,另一方面却又对北 京文化和生活风貌怀有深切的审美认同感。他的作品反映北京风俗,也局限于北京现实的写作;他 对北京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进行揭露与批判,却还是受限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的约束,这种矛盾感 也体现着北京文化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五、结语 北京对老舍的影响是深刻的,而老舍用他的作品极力表现这一座北京城。他用地道的北京方 言,通俗幽默的语言形式,刻画着不同性格、不同阅历的北京底层市民生活,书写着北京文化中的 精华与糟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真实而又宏大的北京城市风貌。他对于北京文化的反思是矛盾而又 真实的。《四世同堂》正是通过对北京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叙述,展现北京市民的欢笑与泪 水,北京城的厚重与博大。 参考文献: 1. 老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4卷)(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胡絜青.谈老舍,凡夫阿亭选编.名人的妻子忆丈夫(A卷)[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9. 4.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老舍研究专集(上)[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5. 舒乙.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J].文史哲,1982(04):29-36+4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