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44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9期 了40C钢快速球化退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快速球化 图1所示.这种原料如果不进行球化退火,以获得塑 退火不仅提高了球化后组织性能,而且缩短了球化时 性较好的粒状珠光体组织,冷镦时会出现大量裂纹,使 间.Verhoeven和Gibson提出了关于球化退火时离 残次品增加,因而球化退火是标准件生产中的关键环 异共析转变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离异共析转变在 节.球化退火处理实验在一箱式电阻炉中进行.为防 较低的过冷度和较小的颗粒间距情况下发生.Atasoy 止样品表面脱碳对后续金相观察的影响,球化退火处 和Ozbilen可采用定量金相学和硬度测试对含硅钢的 理后的样品从中间切开,取其中一个作为金相试样,将 珠光体球化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渗碳体球化率随珠 剖开面打磨抛光后用3%硝酸乙醇溶液腐蚀表面3$, 光体片层间距减小而增加.Tian和Kraft网对珠光体球 腐蚀后采用Ziess Axio Imager..M2m正置全自动材料显 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陷迁移理论是钢球化 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形貌.在控制显微镜的AxiVision 过程的主要机制.冷却速度和奥氏体化温度对钢的球 R4.8软件所获取的金相照片中,渗碳体显示为黑色 化退火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对钢球化退火过 组织,铁素体为白色组织.所有样品的硬度采用FM一 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简化球化工序,进而提高球 700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仪进行测量,最终硬度结果是 化效率,对主要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球化退火过程 五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还知之甚少.本文探讨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 40C钢球化退火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适 合40C钢碳化物球化的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度,并 探索适合现代生产冷镦钢线材的合理球化退火工艺制 度,为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和设备 40Cr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实验用40C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nvestigated 40Cr steel% 20m C Si Mn Cr P S Cu 图1热轧态40Cr钢原始组织 0.410.270.650.950.0150.0080.020.01 Fig.1 Original microstructure of the hot rolled 40Cr steel 为了获得适当的球化退火工艺,实验样品截取于 1.2球化退火工艺设计 某钢厂热轧盘条.其轧制工艺如下:将连铸后的钢坯 某钢厂所采用的40C钢球化退火工艺示意图如 进行开坯,开坯过程中加热温度为1100~1130℃,加 图2(a)所示.其退火工艺参数为:双相区760~780℃ 热时间为5~7h;将开坯后的钢坯进行轧制,开轧温度 某一温度保温5h奥氏体化:以炉冷方式缓冷至临界温度 为1050~1080℃,终轧温度为875~895℃,吐丝温度 A以下约20℃,保温4h;从等温温度炉冷至450℃:出炉 为800~815℃;钢坯轧制后以5~15℃·s的冷却速 后空冷至室温 率快速冷却至550~600℃,随后在辊道冷却线上保温 文献]中指出,离异共析转变相对于珠光体转 至300~350℃集卷,得到40Cr钢轧材.将热轧盘条加 变,前者一般在奥氏体化后在稍低于奥氏体化温度较 工成5mm×l5mm柱状试样,其原始组织主要为粗 低的冷却速率时发生.本文在40C钢获得较好的球 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并含有部分贝氏体组织,如 化组织的前提下,考虑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率对球 ◆(a) 30℃.h、25℃.h,20℃h-1 760-780℃ (780±20)℃ 15℃h和10℃h 660-680℃ 一A1 680℃ 炉冷至450℃ 炉冷50℃ 5h .4h 空冷 15 mir 4h 空冷 时间h 时间h 图2球化退火工艺.(a)某钢厂:()实验钢 Fig.2 Spheroidization heat treatment for 40Cr steel:(a)a steel plant:(b)investigated steel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9 期 了 40Cr 钢快速球化退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快速球化 退火不仅提高了球化后组织性能,而且缩短了球化时 间. Verhoeven 和 Gibson [4] 提出了关于球化退火时离 异共析转变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离异共析转变在 较低的过冷度和较小的颗粒间距情况下发生. Atasoy 和 zbilen [5]采用定量金相学和硬度测试对含硅钢的 珠光体球化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渗碳体球化率随珠 光体片层间距减小而增加. Tian 和 Kraft [6]对珠光体球 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陷迁移理论是钢球化 过程的主要机制. 冷却速度和奥氏体化温度对钢的球 化退火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对钢球化退火过 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简化球化工序,进而提高球 化效率,对主要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球化退火过程 还知之甚少. 本文探讨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 40Cr 钢球化退火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适 合 40Cr 钢碳化物球化的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度,并 探索适合现代生产冷镦钢线材的合理球化退火工艺制 度,为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0Cr 钢的化学成分见表 1. 表 1 实验用 40Cr 钢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nvestigated 40Cr steel % C Si Mn Cr P S Cu Ni 0. 41 0. 27 0. 65 0. 95 0. 015 0. 008 0. 02 0. 01 图 2 球化退火工艺. ( a) 某钢厂; ( b) 实验钢 Fig. 2 Spheroidization heat treatment for 40Cr steel: ( a) a steel plant; ( b) investigated steel 为了获得适当的球化退火工艺,实验样品截取于 某钢厂热轧盘条. 其轧制工艺如下: 将连铸后的钢坯 进行开坯,开坯过程中加热温度为 1100 ~ 1130 ℃,加 热时间为 5 ~ 7 h; 将开坯后的钢坯进行轧制,开轧温度 为 1050 ~ 1080 ℃,终轧温度为 875 ~ 895 ℃,吐丝温度 为 800 ~ 815 ℃ ; 钢坯轧制后以 5 ~ 15 ℃·s - 1 的冷却速 率快速冷却至 550 ~ 600 ℃,随后在辊道冷却线上保温 至 300 ~ 350 ℃集卷,得到 40Cr 钢轧材. 将热轧盘条加 工成 5 mm × 15 mm 柱状试样,其原始组织主要为粗 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并含有部分贝氏体组织,如 图 1 所示. 这种原料如果不进行球化退火,以获得塑 性较好的粒状珠光体组织,冷镦时会出现大量裂纹,使 残次品增加,因而球化退火是标准件生产中的关键环 节. 球化退火处理实验在一箱式电阻炉中进行. 为防 止样品表面脱碳对后续金相观察的影响,球化退火处 理后的样品从中间切开,取其中一个作为金相试样,将 剖开面打磨抛光后用 3% 硝酸乙醇溶液腐蚀表面 3 s, 腐蚀后采用 Ziess Axio Imager. M2m 正置全自动材料显 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形貌. 在控制显微镜的 AxiVision Rel4. 8 软件所获取的金相照片中,渗碳体显示为黑色 组织,铁素体为白色组织. 所有样品的硬度采用 FM-- 700 显微硬度测试分析仪进行测量,最终硬度结果是 五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图 1 热轧态 40Cr 钢原始组织 Fig. 1 Original microstructure of the hot rolled 40Cr steel 1. 2 球化退火工艺设计 某钢厂所采用的 40Cr 钢球化退火工艺示意图如 图 2( a) 所示. 其退火工艺参数为: 双相区 760 ~ 780 ℃ 某一温度保温5 h 奥氏体化; 以炉冷方式缓冷至临界温度 Ac1以下约20 ℃,保温4 h; 从等温温度炉冷至 450 ℃; 出炉 后空冷至室温. 文献[7]中指出,离异共析转变相对于珠光体转 变,前者一般在奥氏体化后在稍低于奥氏体化温度较 低的冷却速率时发生. 本文在 40Cr 钢获得较好的球 化组织的前提下,考虑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率对球 ·114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