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环境工程概论 第六章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概论 噪声和振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噪声是由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以弹性波的 形式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中进行传播,分别称为气体声、液体声和固体声,通常将 固体声称为振动。噪声和振动污染的控制原理十分相似:隔振的同时也起到降噪作用。 第一节噪声和噪声污染 噪声定义 正如水、空气和土壤等是我们生存必要的条件那样,我们必须生活在一个有声的 环境之中,声音可以帮助人们交流信息、认识事物等,成为人们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 的前提基础。但有些声音对人体有害或者是多余的,便称为噪声,由噪声造成的环境 污染称为噪声污染 广义上说来,一切可听的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我们所听到的各种声音是否成 为噪声与许多条件和因素有关:除与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波长、频率和声级)有关外 还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因此噪声和非噪声的区别不仅在于其本身特性(频率和 强弱),更在于接受对象的感受性和条件性 二、噪声污染的特性 噪声属于物理性污染:这种污染是局部性的,不会造成区域、全球性污染。 2,噪声污染一般没有残余污染物:噪声一旦消除污染问题就得到彻底解决。 3,噪声污染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尽管有影响,但我们需要生活在适度的声响环境中 三、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害 (1)暂时性听域迁移:当人耳短时间暴露于噪声时,会引起人们的听觉疲劳,但此时的 听觉器官尚未发生器质性病变。一旦噪声消除,听觉疲劳也就逐渐消失,直至听觉恢 复到正常状态 (2)永久性听域迁移:又称为噪声性耳聋,是指人耳长期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之中,听觉 反复受到噪声的不断刺激,听域迁移由暂时性逐渐成为永久性,听觉恢复越来越难 死亡的听觉细胞无法再生,造成永久性耳聋。耳聋有轻重之分,一般以听力损失进行 衡量,如表6-1所示。 表6-1听力损失与耳聋程度 听力损失耳聋程度 耳聋的基准 20-40dB轻度耳聋 40-55dB中度耳聋 55-70dB显著耳聋 70-90dB重度耳聋 >90dB 极端聋 2,诱发疾病 诱发疾病是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体现。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得大脑 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导致头昏脑胀、疲劳和记忆力衰退以及 132环境工程概论 132 第六章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概论 噪声和振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噪声是由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以弹性波的 形式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介质中进行传播,分别称为气体声、液体声和固体声,通常将 固体声称为振动。噪声和振动污染的控制原理十分相似:隔振的同时也起到降噪作用。 第一节 噪声和噪声污染 一、噪声定义 正如水、空气和土壤等是我们生存必要的条件那样,我们必须生活在一个有声的 环境之中,声音可以帮助人们交流信息、认识事物等,成为人们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 的前提基础。但有些声音对人体有害或者是多余的,便称为噪声,由噪声造成的环境 污染称为噪声污染。 广义上说来,一切可听的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我们所听到的各种声音是否成 为噪声与许多条件和因素有关:除与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波长、频率和声级)有关外, 还与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因此噪声和非噪声的区别不仅在于其本身特性(频率和 强弱),更在于接受对象的感受性和条件性。 二、噪声污染的特性 1,噪声属于物理性污染:这种污染是局部性的,不会造成区域、全球性污染。 2,噪声污染一般没有残余污染物:噪声一旦消除污染问题就得到彻底解决。 3,噪声污染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尽管有影响,但我们需要生活在适度的声响环境中。 三、噪声的危害 1,听力损害 (1)暂时性听域迁移:当人耳短时间暴露于噪声时,会引起人们的听觉疲劳,但此时的 听觉器官尚未发生器质性病变。一旦噪声消除,听觉疲劳也就逐渐消失,直至听觉恢 复到正常状态。 (2)永久性听域迁移:又称为噪声性耳聋,是指人耳长期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之中,听觉 反复受到噪声的不断刺激,听域迁移由暂时性逐渐成为永久性,听觉恢复越来越难, 死亡的听觉细胞无法再生,造成永久性耳聋。耳聋有轻重之分,一般以听力损失进行 衡量,如表 6-1 所示。 表 6-1 听力损失与耳聋程度 听力损失 耳聋程度 20dB 耳聋的基准 20-40dB 轻度耳聋 40-55dB 中度耳聋 55-70dB 显著耳聋 70-90dB 重度耳聋 >90dB 极端聋 2,诱发疾病 诱发疾病是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体现。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得大脑 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导致头昏脑胀、疲劳和记忆力衰退以及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