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弟一篇边关斩将:我的哈佛路 南茜暂时不在,有儿个学生在静静地看书。据说该图书馆 在哈佛不算大,但中文资料非常丰富,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 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不能不归功于南茜年复一年的辛勤耕 耘。麻省理工学院的爱德华·斯坦哈尔(Edward Steinfeld) 教授在其书中曾说,几乎所有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学者都要感 谢南茜的贡献,她对中文研究文献和中国重大问题非常精通, 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都广为人知。不多久,南茜回来了,她个子 不高,梳着两条瓣子,肩上背着小书包,包里露出一卷论文 (以后我才知道,她不厌其烦地为好多中国学者、学生校改英 文论文,我也是受益者之一)。我送上带来的书,她笑说过去 好些访问哈佛的中国政府高官、著名学者都义务给她带过书, 相信以后我也能成为大人物。为了给南茜留个好印象,我把自 己刚出版的一本译著《美元与日元》赠她,设想到她认真地说 将把这本书保存在图书馆里,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赛喧儿句后,南茜便带我去哈佛肯尼迪学院。走过一段大 街,进入一个古朴典雅的小门,眼前是一大片活泼泼的绿色, 草坪中立着几座红色的砖瓦建筑,墙上还留有一些长春藤。 再往前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大楼,同样是红墙长春藤,但台阶之 上是一排古希腊式的白色大柱,显得高贵、庄严,泱泱大度。 与大楼相对的是一座高高的尖顶教堂,在蓝天下显得非常沉 静、肃穆。南茜介绍说,这一片就是哈佛最古老的校园一 “哈佛园”(Harvard Yard),白色的大楼是维纳(Widener) 图书馆一一哈佛最大的图书馆,教堂则是纪念教堂 (memorial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