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生活史和习性: 1、多代性: ■白背飞虱:广西、广东7、8代年,陕西4代年; ■褐飞虱:广西、广东11代/年; ■灰飞虱:7-8代/年 2、越冬和迁移为害: ■灰飞虱:以3、4龄若虫在麦田,再生稻,落谷苗或草丛中越 冬,南方以成、若虫均可越冬。 ■白背飞虱:一般在绿肥田或冬麦田,以若虫越冬,不能在北方 过冬,在广东、广西可终年繁殖。 ■褐飞虱:不能在北方过冬,只能在南方躲过冬天,迁飞能力不 及白背飞虱。 ■迁飞 春季虫源主要由热带终年繁殖区迁飞 而来,每年3月中旬开始,从中南半岛迁入 我国南部稻区,随后我国南部稻区虫源多次 随西南气流北迁,各地主要为害世代常在迁 飞峰期10-20天左右,秋季随大陆高压南进的东北气流回迁南方。长 翅型善飞,1000-2000m,短翅型善爬行。 水稻中水溶性蛋白及氨基酸(赖A4)含量高,短翅型多,T>32℃, 二、生活史和习性: 1、多代性: ◼ 白背飞虱:广西、广东 7、8 代/年,陕西 4 代/年; ◼ 褐飞虱:广西、广东 11 代/年; ◼ 灰飞虱:7-8 代/年 2、越冬和迁移为害: ◼ 灰飞虱:以 3、4 龄若虫在麦田,再生稻,落谷苗或草丛中越 冬,南方以成、若虫均可越冬。 ◼ 白背飞虱:一般在绿肥田或冬麦田,以若虫越冬,不能在北方 过冬,在广东、广西可终年繁殖。 ◼ 褐飞虱:不能在北方过冬,只能在南方躲过冬天,迁飞能力不 及白背飞虱。 ◼ 迁飞 春季虫源主要由热带终年繁殖区迁飞 而来,每年 3 月中旬开始,从中南半岛迁入 我国南部稻区,随后我国南部稻区虫源多次 随西南气流北迁,各地主要为害世代常在迁 飞峰期 10-20 天左右,秋季随大陆高压南进的东北气流回迁南方。长 翅型善飞,1000-2000m,短翅型善爬行。 水稻中水溶性蛋白及氨基酸(赖 AA)含量高,短翅型多,T>3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