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章局域网技术 服务、但必须屏蔽掉服务实现细节(即透明性)是相违背的。所以考虑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分为二成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其中,MAC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即处理局域网中各站点对共享通信介 质的争用问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另外MAC子层还涉 及局域网中的物理寻址:而LLC子层负责屏蔽掉MAC子层的不同实现,将其变成统一的 LLC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LC子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其与网络层之 间的逻辑接口实现,这些逻辑接口又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简称SAP)。 这样的局域网体系结构不仅使得IEE802标准更具有可扩充性,有利于其将来接纳新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和新的局域网技术,同时也不会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或变革影响到网络层。 提请同学们注意,尽管我们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成了LLC和MAC两个子层,但 这两个子层是都要参与数据的封装和拆封过程的,而不是只由其中某一个子层来完成数据 链路层帧的封装及拆封。在发送方,网络层下来的数据分组首先要加上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等控制信息在LLC子层被封装成 LLC帧,然后由LLC子层将其交给MAC子层,加上MAC子层相关的控制信息后被封装成MAC 帧,最后由MC子层交局域网的物理层完成物理传输:在接收方,则首先将物理的原始比 特流还原成MAC帧,在MAC子层完成顿检测和拆封后变成LLC帧交给LLC子层,LLC子层完 成相应的帧检验和拆封工作将其还原成网络层的分组上交给网络层。 总之,LAN的LLC子层和MAC子层共同完成类似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功能, 无非是考虑到局域网的共享介质环境,在数据链路层的实现上增加了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5.3介质访问控制 所谓介质访问控制就是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 的使用权”的问题。就好比现在教室只有一张讲台,而下面有很多的人都想通过这个唯 的讲台去告诉教室里的另外一个人、一群人、甚至全部人某些信息。显然,如果讲台上只 有一个人在讲话,则大家都可以听得很清楚,但如果讲台上同时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讲 话,就会导致混乱即任何一个发言者的话都不能被接收者正确接收。因此我们必须需要有 一种机制解决这个问颗。怎样解快呢?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按照某个顺序来解快,比如从第 一排的左边开始往右边,然后第二排,第三排等这样来排序,如果第一个人有话要讲,那 么他就可以先上去,然后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混乱。除此之外,我们还 可以采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事先不确定任何顺序,任何时候只要台上没有人,想发言者 都可以上去讲,但如果同时上去的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则大家都退下来,重新等待新 的空闲机会。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上述例子中解决讲台争用 的方法非常类似,它们分别是: 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CSMA/CD方式。 ●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Token(令牌)方式。 下面我们分别就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展开介绍。第 5 章 局域网技术 7 服务、但必须屏蔽掉服务实现细节(即透明性)是相违背的。所以考虑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一分为二成为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 其中,MAC 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即处理局域网中各站点对共享通信介 质的争用问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另外 MAC 子层还涉 及局域网中的物理寻址;而 LLC 子层负责屏蔽掉 MAC 子层的不同实现,将其变成统一的 LLC 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LLC 子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其与网络层之 间的逻辑接口实现,这些逻辑接口又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简称 SAP)。 这样的局域网体系结构不仅使得 IEEE802 标准更具有可扩充性,有利于其将来接纳新的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和新的局域网技术,同时也不会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或变革影响到网络层。 提请同学们注意,尽管我们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成了 LLC 和 MAC 两个子层,但 这两个子层是都要参与数据的封装和拆封过程的,而不是只由其中某一个子层来完成数据 链路层帧的封装及拆封。在发送方,网络层下来的数据分组首先要加上 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等控制信息在 LLC 子层被封装成 LLC 帧,然后由 LLC 子层将其交给 MAC 子层,加上 MAC 子层相关的控制信息后被封装成 MAC 帧,最后由 MAC 子层交局域网的物理层完成物理传输;在接收方,则首先将物理的原始比 特流还原成 MAC 帧,在 MAC 子层完成帧检测和拆封后变成 LLC 帧交给 LLC 子层,LLC 子层完 成相应的帧检验和拆封工作将其还原成网络层的分组上交给网络层。 总之,LAN 的 LLC 子层和 MAC 子层共同完成类似于 OSI 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功能, 无非是考虑到局域网的共享介质环境,在数据链路层的实现上增加了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5.3 介质访问控制 所谓介质访问控制就是解决当“局域网中共用信道的使用产生竞争时,如何分配信道 的使用权”的问题。就好比现在教室只有一张讲台,而下面有很多的人都想通过这个唯一 的讲台去告诉教室里的另外一个人、一群人、甚至全部人某些信息。显然,如果讲台上只 有一个人在讲话,则大家都可以听得很清楚,但如果讲台上同时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讲 话,就会导致混乱即任何一个发言者的话都不能被接收者正确接收。因此我们必须需要有 一种机制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按照某个顺序来解决,比如从第 一排的左边开始往右边,然后第二排,第三排等这样来排序,如果第一个人有话要讲,那 么他就可以先上去,然后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混乱。除此之外,我们还 可以采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事先不确定任何顺序,任何时候只要台上没有人,想发言者 都可以上去讲,但如果同时上去的有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则大家都退下来,重新等待新 的空闲机会。局域网中目前广泛采用的两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上述例子中解决讲台争用 的方法非常类似,它们分别是: z 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又称随机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如 CSMA/CD 方式。 z 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又称有序的访问控制协议,如 Token(令牌)方式。 下面我们分别就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展开介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