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山东取业大学考谜专用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给出下列英文短语的中文意思并定义或解释(每个2分,共40分) 1.陆地生态学:研究陆地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断吸收物质,经转化后合成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有一定损耗, 但损耗的部分最终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4.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连接起来的结构 5.生态对策: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 6.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 化感作用物质。 7.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8.能量流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 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过程 9.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 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10.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的多样性变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是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1.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 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自然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类群。 12.耐性定律:各种生态因子对具体的生物来说,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幅度, 就是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又称耐性范围) 13.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由于数量和所处营养级不同而形成的以能量流动为基础的塔状结 构 14.周转期:周转率的倒数,即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每个组分中的物质全部更换掉所需要的时间。 15.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 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16.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便立即参与物质循环,性质稳定、易被生物吸收的有毒 物质沿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 的富集作用,又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学放大作用 17.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18.垂直结构:群落中生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 19.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 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即食物链 20.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评分标准:完全正确者得满分,意思正确但表达不准确者扣0.5-1分,不正确者得O 、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生态平衡:就是根据生态学规律,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1)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 级结构缺损。二级结构受损。 (2)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 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2什么是次级生产,分析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和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次级生产: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 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第1页共3页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 第 1 页 共 3 页 《农业生态学》试卷答案 一、给出下列英文短语的中文意思并定义或解释(每个 2 分,共 40 分) 1.陆地生态学:研究陆地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断吸收物质,经转化后合成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有一定损耗, 但损耗的部分最终进入环境被生物利用这个过程。 4.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连接起来的结构。 5.生态对策: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在繁殖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不同栖息生境的对策。 6.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它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植物的这种分泌物叫做 化感作用物质。 7.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8.能量流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食物能,食物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一个 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过程。 9.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 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10.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的多样性变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是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1.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 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自然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类群。 12.耐性定律:各种生态因子对具体的生物来说,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幅度, 就是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又称耐性范围)。 13.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由于数量和所处营养级不同而形成的以能量流动为基础的塔状结 构。 14.周转期:周转率的倒数,即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每个组分中的物质全部更换掉所需要的时间。 15.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 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16.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便立即参与物质循环,性质稳定、易被生物吸收的有毒 物质沿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 的富集作用,又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学放大作用。 17.密度调节:是指通过密度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过程。 18.垂直结构:群落中生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 19.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来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 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即食物链。 20.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特定空间与时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评分标准:完全正确者得满分,意思正确但表达不准确者扣 0.5-1 分,不正确者得 0 分。 二、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6 分) 1.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生态平衡:就是根据生态学规律,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1)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 一级结构缺损。二级结构受损。 (2)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 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2.什么是次级生产,分析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和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次级生产:指动物、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 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