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节(续1) 三、巴特和尼布尔的新正统神学巴特( Karl Barth,1886-1968)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正统主 义神学家之一,生于瑞士巴塞尔。巴特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上帝就是上帝,上帝是绝对的他者。 从人到神无路可通。他认为人不能寻找上帝,而是上帝寻找人。人只有依靠耶稣基督才能认识上 帝。他竭力避免把神学奠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而要求将神学建立在基督教最纯正的启示福音中。 启示只能来自上帝本身,人们应当在信仰中聆听上帝的话语。真正的宗教来自人的谦卑和忏悔。 只有信仰和启示才是神学的真正方法。巴特的神学受到当代神学界的批评。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巴 特神学使基督教脱离了人类的世俗经验和判断标准,这可能使基督教走向新的孤立。也有人批评 巴特片面强调人们接受启示的被动性,否定了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联 尼布尔( 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美国新正统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生于密苏里州, 耶鲁大学神学院毕业。主要著作有《有道德的个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信仰和历史》、《人的 本性和命运》、《基督教现实主义和历史问题》等。他在这些著作中证明圣经信仰适用于理解人 类本性和历史现实,并由此表明他自己就是一位基督教的当代“护教士”。诺贝尔竭力调和正统 神学与自由主义神学之间的矛盾。他也想解决巴特神学所没有解决的人与神之间隔离的问题。自 我超越能力既是人的创造性同时又是人的自我毁灭性的基础。人处于自由和有限的背谬之中,因 而充满忧虑。忧虑是罪的内在前提条件。罪首先表现为傲慢。人不承认自己生命的偶然性和依赖 性,他把自己当做是价值的判断者和生命的主宰者。其次,罪表现为人的纵欲。纵欲使人沉溺于 兴趣、爱好和变态的刺激之中,而逃避精神的自由和发展。要解决人类的忧虑和罪的困境,只能 在宗教的悔悟中。诺贝尔采用巴特的观点,认为要通过阅读《圣经》来达到拯救的目的。同时, 他又提倡社会福音派的主张,注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拯救自己。 尼布尔想要从人的心理中寻找历史变动的根据。他认为这个根据就是人对神的探索。历史是 个“戏剧”,是一个杂乱的变动过程,没有规律可寻。只有用基督教思想来引导人们的活动, 人们才能在社会的混乱中有一个追求终极的趋势。历史就是追求终极的活动过程的记录。基督教 始终抓住人的罪性不放,表现了它的一个长处,即绝不能把人的世俗政治形态神圣化。第五节(续1) • 三、巴特和尼布尔的新正统神学 巴特(Karl Barth,1886-1968)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正统主 义神学家之一,生于瑞士巴塞尔。巴特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上帝就是上帝,上帝是绝对的他者。 从人到神无路可通。他认为人不能寻找上帝,而是上帝寻找人。人只有依靠耶稣基督才能认识上 帝。他竭力避免把神学奠基于人本主义基础上,而要求将神学建立在基督教最纯正的启示福音中。 启示只能来自上帝本身,人们应当在信仰中聆听上帝的话语。真正的宗教来自人的谦卑和忏悔。 只有信仰和启示才是神学的真正方法。巴特的神学受到当代神学界的批评。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巴 特神学使基督教脱离了人类的世俗经验和判断标准,这可能使基督教走向新的孤立。也有人批评 巴特片面强调人们接受启示的被动性,否定了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联。 • 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美国新正统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生于密苏里州, 耶鲁大学神学院毕业。主要著作有《有道德的个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信仰和历史》、《人的 本性和命运》、《基督教现实主义和历史问题》等。他在这些著作中证明圣经信仰适用于理解人 类本性和历史现实,并由此表明他自己就是一位基督教的当代“护教士”。诺贝尔竭力调和正统 神学与自由主义神学之间的矛盾。他也想解决巴特神学所没有解决的人与神之间隔离的问题。自 我超越能力既是人的创造性同时又是人的自我毁灭性的基础。人处于自由和有限的背谬之中,因 而充满忧虑。忧虑是罪的内在前提条件。罪首先表现为傲慢。人不承认自己生命的偶然性和依赖 性,他把自己当做是价值的判断者和生命的主宰者。其次,罪表现为人的纵欲。纵欲使人沉溺于 兴趣、爱好和变态的刺激之中,而逃避精神的自由和发展。要解决人类的忧虑和罪的困境,只能 在宗教的悔悟中。诺贝尔采用巴特的观点,认为要通过阅读《圣经》来达到拯救的目的。同时, 他又提倡社会福音派的主张,注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拯救自己。 • 尼布尔想要从人的心理中寻找历史变动的根据。他认为这个根据就是人对神的探索。历史是 一个“戏剧”,是一个杂乱的变动过程,没有规律可寻。只有用基督教思想来引导人们的活动, 人们才能在社会的混乱中有一个追求终极的趋势。历史就是追求终极的活动过程的记录。基督教 始终抓住人的罪性不放,表现了它的一个长处,即绝不能把人的世俗政治形态神圣化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