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34mm (969mm) 降 (1454mm) 量 1037mm 量 蒸腾 地表径 地表径 流量 流量 原始生态林 (205mm 橡胶林 (267mm 5.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 6.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5.B6.D 解桐第5题,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毫米,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毫米;橡胶 林降水量比原始生态林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 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所以径流总量减少:与原始生 态林相比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 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原始植被,加 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8.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答案7D8B 解析第7题,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广的沼泽地,由于沼泽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径流量、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开垦沼 泽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8题,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是指沿岸的湖泊湿地,由于 长期的农业发展一围湖造田和自然原因(泥沙淤积)等使该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 2019年1月,中国与束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束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 竣工发电。该项目大坝全长6500术,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 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据此完成9~10题。 9.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5.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 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 6.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自然灾害减少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 5.B 6.D 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 1 037 毫米,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 969 毫米;橡胶 林降水量比原始生态林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 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所以径流总量减少;与原始生 态林相比,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第 6 题,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 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 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原始植被,加 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 7~8 题。 7.我国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8.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答案 7.D 8.B 解析第 7 题,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广的沼泽地,由于沼泽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径流量、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开垦沼 泽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第 8 题,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主要是指沿岸的湖泊湿地,由于 长期的农业发展——围湖造田和自然原因(泥沙淤积)等使该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 2019 年 1 月,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 竣工发电。该项目大坝全长 6 500 米,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 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据此完成 9~10 题。 9.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