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之情。此诗清新自然,真切感人 1964年1月17日,黄寿祺作《癸卯十二月初三夜梦中作》,诗云 遥见干山冻雪封,凌寒伫立小庭东。天公似惜人头白,故放梅花 万点红。(9) 《六庵诗选》中选了这首诗,诗末没有按语,而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 这首诗诗末有一段较长的按语 按:是夜余梦于大雪后,一人立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前庭东方梅树 下,时梅花盛开,红艳异常。遥望西山,干叠寒雪皑皑,而余则忽白 发满头,独自吟诗。醒而记其原句如此,余甚异之。曾书告蓢亭云:“余 梦中尝作诗,醒时只记一两句,惟此夜全首皆记,亦不知有何豫兆也? 乞为一圆之!荫亭批答云:“吉兆也。白中见红,红有万点。”附记于 此,以资笑谈。 黄寿祺将自己梦中所作的诗,寄给好友黄曾樾欣赏,并请他“圆梦”,以知 “预兆”。诗后的这段“按语“生动地再现了他们之间时常以诗娱乐的情景。 1964年2月13日夜,黄寿祺作《次韵和叔有》,诗云: 岁暮思乡亦有因,每期鱼雁到京津。开函宛与亲朋对,作答常教 笔札陈。佳句石仓同骨力,妙书松雪想丰神。蓢亭多病笠山老,后继 诗坛喜得人。 这首诗也是在京期间写的。游叔友是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与黄曾樾、 包树棠教授相比,属较年轻的一辈。诗中高度评价游叔友这位富有才华的 年轻一辈诗友:其诗的佳句具有明代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1574-1646) 的风骨,其美妙的书法像明代潘士藻(字去华,号雪松,1537-1600)一样7 之情。此诗清新自然,真切感人。 1964 年 1 月 17 日,黄寿祺作《癸卯十二月初三夜梦中作》,诗云: 遥见千山冻雪封,凌寒伫立小庭东。天公似惜人头白,故放梅花 万点红。(9) 《六庵诗选》中选了这首诗,诗末没有按语,而在《六庵吟稿》未刊稿中, 这首诗诗末有一段较长的按语: 按:是夜余梦于大雪后,一人立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前庭东方梅树 下,时梅花盛开,红艳异常。遥望西山,千叠寒雪皑皑,而余则忽白 发满头,独自吟诗。醒而记其原句如此,余甚异之。曾书告荫亭云:“余 梦中尝作诗,醒时只记一两句,惟此夜全首皆记,亦不知有何豫兆也? 乞为一圆之!”荫亭批答云:“吉兆也。白中见红,红有万点。”附记于 此,以资笑谈。 黄寿祺将自己梦中所作的诗,寄给好友黄曾樾欣赏,并请他“圆梦”,以知 “预兆”。诗后的这段“按语“生动地再现了他们之间时常以诗娱乐的情景。 1964 年 2 月 13 日夜,黄寿祺作《次韵和叔有》,诗云: 岁暮思乡亦有因,每期鱼雁到京津。开函宛与亲朋对,作答常教 笔札陈。佳句石仓同骨力,妙书松雪想丰神。荫亭多病笠山老,后继 诗坛喜得人。(10) 这首诗也是在京期间写的。游叔友是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与黄曾樾、 包树棠教授相比,属较年轻的一辈。诗中高度评价游叔友这位富有才华的 年轻一辈诗友:其诗的佳句具有明代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1574-1646) 的风骨,其美妙的书法像明代潘士藻(字去华,号雪松,1537-1600)一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