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5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表1岩层波速度计算 Table 1 MS wave speed calculations 底板 距离差/m 到时差ms 速度/(mms~1) 底板 距离差/m 到时差/ms 速度/(mms1) C1-E2 7312 17.07 428 C2-E3 11681 2873 406 Q-2 12889 3015 427 2-f 151.66 38.9 391 D1-2 6308 15.08 418 D2- 5291 12.80 413 D1- 11885 2816 422 D2-FI 8894 229 386 - 55.77 13.08 426 3-f 4000 9.6 401 塔山煤矿顶板和底板岩层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由于震源性质和传播介质的差别,定位精度将 分别为424m·ms1和3.99m·ms,平均为 出现波动,平均能够达到10以内的精度. 4.12mms1 2微震事件的动态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 坐标变换后的标定点定位结果为(543899.3 4425089.31009.1,标定点实际坐标为 2.1微震事件的动态发展规律 (543900.94425097.51009.3,误差分别为X= 为便于说明问题,选取监测期间的2007年11 0.6四Y=82四Z=0.2四平均误差3.0四定位精 月2日至11月29日的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结果作为 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 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见图2和图3 11月2日11月3日1月4日11月5日11月6日11月7日11月8日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 T中P中4T 11月12日 11月13日11月15日11月16日11月17日 11月18日11月19日11月20日 ■” 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11月24日 11月25日11月26日11月27日11月28日11月29日 图2207年11月每天微震事件沿走向的动态分布规律正方形网格边长为50四黑色粗线毁为煤层) Fg2 Daily dyna ic distrbution hw ofMS events along the strke n November2007 one squre grid side for50m thick black line pr cob 图2为每天微震事件沿走向方向的分布规律, 最大高度较前几日都大,11月7日发生的微震事件 图3为每天微震事件沿倾向方向的分布规律,图中 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与11月4日和5日发生 横坐标代表工作面推进距离,纵坐标表示岩层的高 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基本在一个岩 度,相邻网格间距为50四红色圆点代表某时刻岩 层层位).11月12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 层中的一个微震事件发生的位置. 层的最大高度较8日、9日、10日和11日都大,与 由图2和图3可知,发生在11月2日的微震事 11月6日发生的微震事件震源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 件分布在低位岩层随工作面的推进,11月4日发 基本在一个岩层层位.通过图2和图3可知,11月 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较2日和 17日、21日、24日和29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 3日大,11月6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 离煤层的最大高度又循环出现,与11月6日和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表 1 岩层波速度计算 Table1 MSwavespeedcalculations 底板 距离差 /m 到时差 /ms 速度 /(m·ms-1) C1--E2 73.12 17.07 4.28 C1-F2 128.89 30.15 4.27 D1--E2 63.08 15.08 4.18 D1-F2 118.85 28.16 4.22 E2-F2 55.77 13.08 4.26 底板 距离差 /m 到时差 /ms 速度 /(m·ms-1) C2--E3 116.81 28.73 4.06 C2--F1 151.66 38.69 3.91 D2--E3 52.91 12.80 4.13 D2-F1 88.94 22.99 3.86 E3--F1 40.00 9.96 4.01 塔山煤矿顶板和底板岩层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分别为 4.24 m· ms -1 和 3.99 m· ms -1 , 平均为 4.12 m·ms -1 . 坐标变换后的标定点定位结果为 (543 899.3, 4 425089.3, 1 009.1 ), 标 定 点 实 际 坐 标 为 (543 900.9, 4 425 097.5, 1 009.3),误差分别为 X= 0.6m, Y=8.2 m, Z=0.2 m,平均误差 3.0 m,定位精 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 . 由于震源性质和传播介质的差别, 定位精度将 出现波动 ,平均能够达到 10 m以内的精度. 2 微震事件的动态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 2.1 微震事件的动态发展规律 为便于说明问题 , 选取监测期间的 2007年 11 月 2日至 11月 29日的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结果作为 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见图 2和图 3. 图 2 2007年 11月每天微震事件沿走向的动态分布规律(正方形网格边长为 50m, 黑色粗线段为煤层) Fig.2 DailydynamicdistributionlawofMSeventsalongthestrikeinNovember2007 (onesquaregridsidefor50m, thickblacklineforcoal) 图 2为每天微震事件沿走向方向的分布规律 , 图 3为每天微震事件沿倾向方向的分布规律 , 图中 横坐标代表工作面推进距离 ,纵坐标表示岩层的高 度 ,相邻网格间距为 50 m, 红色圆点代表某时刻岩 层中的一个微震事件发生的位置. 由图 2和图 3可知 ,发生在 11月 2日的微震事 件分布在低位岩层, 随工作面的推进 , 11月 4日发 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较 2日和 3日大, 11月 6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 最大高度较前几日都大 , 11月 7日发生的微震事件 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与 11月 4日和 5日发生 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基本在一个岩 层层位).11 月 12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离煤 层的最大高度较 8 日、9 日、10日和 11 日都大 , 与 11月6日发生的微震事件震源距离煤层的最大高度 基本在一个岩层层位.通过图 2和图 3可知, 11月 17日、21日、24 日和 29 日发生的微震事件位置距 离煤层的最大高度又循环出现 , 与 11 月 6 日和 · 55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