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Rubisco)占基质总蛋白的一半以上。 高等植物的 Rubisco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此外,基质含有氨基酸、蛋白质、DNA RNA、脂类(糖脂、磷脂、硫脂)、四吡咯(叶绿素、细胞色素类)代谢的酶类,还含有亚 硝酸和硫酸还原的酶类,以及参与这些反应的底物与产物。因而,在基质中可进行有关C、 N、P、S的多种代谢反应。 基质中有淀粉粒和质体颗粒两种颗粒。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其含量约占叶肉细胞中全部DNA的10%~20%叶绿体DNA能 编码 Rubisco的大亚基,编码光合膜上的光系统Ⅰ、光系统Ⅱ、ATP酶、细胞色素b6/f(Cytb6f) 等复合体的部分亚基以及rRNA、tRNA、核糖体大、小亚基、RNA聚合酶等 然而,叶绿体只有半自主性,它不能独立地合成叶绿体中的全部蛋白质,只能协同核基因工 作。因为叶绿体中的大部分蛋白质受核基因控制,需要在细胞质中合成。如 Rubisco的小亚 基由核基因编码,它的前体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进叶绿体,经修饰后在分子伴侣的媒介下, 与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结合,组装成为 Rubisco全酶 3.类囊体 是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由色素、醌类、磷脂、糖脂组成的脂类, 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为1 根据类囊体堆叠的情况,将类囊体分为二类 类是基质类囊体,又称为基质片层,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 一类是基粒类囊体,或称基粒片层,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成基粒 类囊体是光能吸收、传递与转换的场所,所以类囊体膜也称光合膜。 叶绿体色素 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前两类, 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 (一)叶绿体色素的结构与性质 1.叶绿素 高等植物叶绿素( chlorophyll)包括叶绿素a、b两种。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通常用80%的丙酮或丙酮:乙醇:水(4.5:4.5:1)的混 合液来提取叶绿素。 叶绿素a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呈黄绿色。按化学性质,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能发生皂化 反应。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酯化。 叶绿素a与b很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叶绿素a第二个吡咯环上的一个甲基(-CH3)被醛 基(-CHO)所取代,即为叶绿素b(图3-2a)。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植醇, phytol)的“尾巴”。卟啉环 具有极性,是亲水的,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叶醇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双萜,是一个 亲脂的脂肪链,它决定了叶绿素的脂溶性。卟啉环上的共轭双键和中央镁原子易被光激发而 引起电子得失,从而使叶绿素具有特殊的光化学性质。 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可被H、Cu2+、Zn2所置换。用酸处理叶片,H易进入叶绿体,置换镁 原子形成去镁叶绿素,叶片呈褐色。去镁叶绿素易再与铜离子结合,形成铜代叶绿素,颜色 比原来更稳定。人们常根据这一原理用醋酸铜处理来保存绿色植物标本。 2.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是一类由八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含有4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图 3-2b),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 carotene)和叶黄素( lutein)两种,前者呈橙黄色, 后者呈黄色。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有α、β、Y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以β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占基质总蛋白的一半以上。 高等植物的 Rubisco 由 8 个大亚基和 8 个小亚基组成。此外,基质含有氨基酸、蛋白质、DNA、 RNA、脂类(糖脂、磷脂、硫脂)、四吡咯(叶绿素、细胞色素类)代谢的酶类,还含有亚 硝酸和硫酸还原的酶类,以及参与这些反应的底物与产物。因而,在基质中可进行有关 C、 N、P、S 的多种代谢反应。 基质中有淀粉粒和质体颗粒两种颗粒。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 DNA,其含量约占叶肉细胞中全部 DNA 的 10%~20%。叶绿体 DNA 能 编码 Rubisco 的大亚基,编码光合膜上的光系统Ⅰ、光系统Ⅱ、ATP 酶、细胞色素 b6/f(Cytb6/f) 等复合体的部分亚基以及 rRNA、tRNA、核糖体大、小亚基、RNA 聚合酶等。 然而,叶绿体只有半自主性,它不能独立地合成叶绿体中的全部蛋白质,只能协同核基因工 作。因为叶绿体中的大部分蛋白质受核基因控制,需要在细胞质中合成。如 Rubisco 的小亚 基由核基因编码,它的前体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进叶绿体,经修饰后在分子伴侣的媒介下, 与叶绿体 DNA 编码的大亚基结合,组装成为 Rubisco 全酶。 3.类囊体 是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由色素、醌类、磷脂、糖脂组成的脂类, 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为 1:1。 根据类囊体堆叠的情况,将类囊体分为二类: 一类是基质类囊体,又称为基质片层,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 一类是基粒类囊体,或称基粒片层,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成基粒。 类囊体是光能吸收、传递与转换的场所,所以类囊体膜也称光合膜。 二、叶绿体色素 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前两类, 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 (一) 叶绿体色素的结构与性质 1.叶绿素 高等植物叶绿素(chlorophyll)包括叶绿素 a、b 两种。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通常用 80%的丙酮或丙酮:乙醇:水(4.5:4.5:1)的混 合液来提取叶绿素。 叶绿素 a 呈蓝绿色,而叶绿素 b 呈黄绿色。按化学性质,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能发生皂化 反应。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酯化。 叶绿素 a 与 b 很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叶绿素 a 第二个吡咯环上的一个甲基(-CH3)被醛 基(-CHO)所取代,即为叶绿素 b(图 3-2a)。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植醇,phytol)的“尾巴”。卟啉环 具有极性,是亲水的,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叶醇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双萜,是一个 亲脂的脂肪链,它决定了叶绿素的脂溶性。卟啉环上的共轭双键和中央镁原子易被光激发而 引起电子得失,从而使叶绿素具有特殊的光化学性质。 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可被H+ 、Cu2+ 、Zn2+ 所置换。用酸处理叶片,H+ 易进入叶绿体,置换镁 原子形成去镁叶绿素,叶片呈褐色。去镁叶绿素易再与铜离子结合,形成铜代叶绿素,颜色 比原来更稳定。人们常根据这一原理用醋酸铜处理来保存绿色植物标本。 2.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由八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含有 40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图 3-2b),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lutein)两种,前者呈橙黄色, 后者呈黄色。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以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