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们传诵。陆游的 不少诗篇都是南宋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史诗 ▲向上返回 《过零丁洋》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德祐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 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于镇 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 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雩都等地。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次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与元将张弘 范的战斗中失败,被俘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决拒绝, 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大都柴市口(今北京宽街附近),时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诗歌中动人的作品,是德祐二年以后所作的《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这些诗不 仅记录了他后期种种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正 气歌》等都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后人编有《文山先生集》。 律诗常识 我们今天所说的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学者一般称汉魏六朝诗为古诗,唐以后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 为近体诗或格律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为古体诗或古风。 律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有人说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五言的称五绝,七言 的称七绝 律诗最重要的规则是讲究平仄()。平指古汉语中的平声字,仄指古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 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种基本句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的平仄相当于在五律的句子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四种不同格式的律诗 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一联中的上句叫出句, 下句叫对句。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该相反,即所谓“对”: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中的第二个 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即所谓“黏”。不符合“对”的规则叫“失对”,不符合“黏”的规则叫“失黏”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们传诵。陆游的 不少诗篇都是南宋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史诗”。 11 《过零丁洋》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德祐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 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于镇 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 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雩都等地。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次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与元将张弘 范的战斗中失败,被俘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决拒绝, 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 (1283 年 1 月 9 日),文天祥就义于大都柴市口(今北京宽街附近),时年四十七岁。 文天祥诗歌中动人的作品,是德祐二年以后所作的《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这些诗不 仅记录了他后期种种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正 气歌》等都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后人编有《文山先生集》。 律诗常识 我们今天所说的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学者一般称汉魏六朝诗为古诗,唐以后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 为近体诗或格律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的诗为古体诗或古风。 律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有人说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五言的称五绝,七言 的称七绝。 律诗最重要的规则是讲究平仄(zè)。平指古汉语中的平声字,仄指古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 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种基本句式: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的平仄相当于在五律的句子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四种不同格式的律诗。 律诗的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一联中的上句叫出句, 下句叫对句。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该相反,即所谓“对”;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中的第二个 字的平仄必须相同,即所谓“黏”。不符合“对”的规则叫“失对”,不符合“黏”的规则叫“失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