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 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谷 风》),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截” (《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 “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 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 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行 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 的认识阶段。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 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 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 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 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 风》),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 “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 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 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行 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 的认识阶段。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 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 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 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