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0卷 钢空冷样品(f)、对比钢O9 CuPCrNi(g)形成的锈层 (③)从本实验所得结果来看,低合金钢的耐蚀 是不同的,1钢水冷样品(b)的锈层虽然在局部有 性主要取决于其显微组织,碳含量的影响主要通过 些空洞,但未形成贯穿性的孔隙,且空洞之外的锈层 它对显微组织的影响来体现,当低碳含量 比较致密,故可以起到阻碍进一步腐蚀的作用.2# (0.03%C)时,钢几乎为全体心立方结构,富碳的第 钢水冷样品()的锈层产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外锈 2相很少,组织均匀,当碳含量较高(0.1%C)时,若 层疏松且多孔洞,但内锈层致密、无大孔洞.2#钢空 钢在轧后空冷,则得到接近平衡的显微组织,含有较 冷样品()的锈层也产生了分层现象,外锈层比较疏 多的富碳相,如渗碳体、珠光体,若钢在轧后水冷, 松,富空洞,内锈层中有贯穿性的裂纹,导致腐蚀液 得到非平衡组织,则富碳相含量依然可以很少,当 直接与钢基体接触,所以在与钢基体相接的锈层中 显微组织相同时,不同碳含量样品的耐蚀性基本相 又出现了疏松的锈层,对比钢O9 CuPCrNi(g)的外 同,究其原因,是钢的腐蚀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电化 锈层疏松且有空洞,内锈层是不具有保护性的疏松 学过程,提高了钢的组织均匀性,就相当于减小了 层,与基体结合不紧密, 腐蚀电池阴阳极的电位差,因而会导致腐蚀速率的 2分析与讨论 降低,特别是减缓了发生局部腐蚀的趋势,在低合 金钢中,合金元素含量总体偏低,因而合金元素对腐 (1)由图1金相组织照片可知,实验钢的水冷 蚀过程的直接作用有可能较小,而显微组织的作用 样品,显微组织是均匀的单相贝氏体组织,没有明显 将变得突出. 的相间电位差,而且由图4锈层截面微观形貌可 知,实验钢的水冷样品内锈层比较致密,有效阻碍了 3结论 腐蚀液向基体渗透,使内锈层发生阴极还原受阻及 (1)实验钢轧后水冷的组织类型以均匀的贝氏 基体阳极溶解较难发生,提高了钢的耐蚀性·2钢 体为主,轧后空冷的钢组织是由针状铁素体、粒状贝 的空冷样品是准多边行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粒状贝 氏体、M/A小岛和少量渗碳体(珠光体)组成的复相 氏体、一些M/A小岛和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合 组织 组织,对比钢O9 CuPCrNi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复相 (2)从力学实验和干湿复合加速腐蚀实验结果 组织结构,相间电位差比较高,虽然也有内锈层, 显示,实验钢的强度比对比钢强度高,而耐蚀性仍比 但内锈层不致密,不具有保护性,腐蚀容易进一步发 对比钢好,水冷的低碳贝氏体钢的耐蚀性最好, 生,所以耐蚀性相对较差. O9 CuPCrNi的耐蚀性最差, (2)文献指出,电化学腐蚀初期速率很快,后期 (3)在碳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即使空冷时,钢 由于致密锈层的形成阻碍了腐蚀的加深,腐蚀速度 的组织仍以较均匀的铁素体贝氏体为主,高碳含量 会减慢o).从图2可以看出:在腐蚀初级阶段(1~ 第2相很少,这时加工工艺对钢种的耐蚀性影响不 2周期),实验钢腐蚀速度较慢,这是因为实验钢表 大;碳含量比较高时,不同加工工艺下情况不同,组 面有一层自然形成的化学钝化膜,一定程度上阻碍 织类型影响较大,均匀单相贝氏体的钢比组织类型 了腐蚀的进行,所以初期腐蚀速度较慢;实验中间阶 是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相组织钢耐蚀 段(3~4周期),腐蚀速度加快,因为经过初期的腐 性好 蚀,实验钢表面的化学钝化膜已经被腐蚀过程所破 (4)在组织类型都是均匀单相贝氏体的情况 坏;实验后期(4~5周期),各实验钢的腐蚀速度又 下,不同碳含量的钢耐蚀性差别不大;组织类型都是 有所减慢,这是因为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性较 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相组织时,碳含量低 好的致密内锈层,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腐蚀的进行, 的钢比碳含量高的钢耐蚀性要好, 所以腐蚀速度减慢, 从除锈的实验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初期样品表 参考文献 面只是一层疏松的锈层,腐蚀液可以渗透锈层,这样 [1]Graville B A.Cold cracking in welds in HSLA steels//Proceed- 的锈层对腐蚀没有阻碍作用.在腐蚀的后期,随腐 ings on Welding of HSLA Microalloyed)Structural Steels Rome).Metals Park.Ohio:ASM.1978:85 蚀时间递增,形成了一层发黑的较致密内锈层,除锈 [2 Garcia C I,Lis A K.Pytel S M:et al.Ultralow carbon hainitic 时不易除掉,说明它和基体结合较紧密,对基体起到 steel plate steels:Processing.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了保护作用,阻碍腐蚀的进一步发生, Trans Iron Steel Soc AIME.1992,13:103 (下转第34页)钢空冷样品(f)、对比钢09CuPCrNi(g)形成的锈层 是不同的.1#钢水冷样品(b)的锈层虽然在局部有 些空洞‚但未形成贯穿性的孔隙‚且空洞之外的锈层 比较致密‚故可以起到阻碍进一步腐蚀的作用.2# 钢水冷样品(d)的锈层产生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外锈 层疏松且多孔洞‚但内锈层致密、无大孔洞.2#钢空 冷样品(f)的锈层也产生了分层现象‚外锈层比较疏 松‚富空洞‚内锈层中有贯穿性的裂纹‚导致腐蚀液 直接与钢基体接触‚所以在与钢基体相接的锈层中 又出现了疏松的锈层.对比钢09CuPCrNi(g)的外 锈层疏松且有空洞‚内锈层是不具有保护性的疏松 层‚与基体结合不紧密. 2 分析与讨论 (1) 由图1金相组织照片可知‚实验钢的水冷 样品‚显微组织是均匀的单相贝氏体组织‚没有明显 的相间电位差.而且由图4锈层截面微观形貌可 知‚实验钢的水冷样品内锈层比较致密‚有效阻碍了 腐蚀液向基体渗透‚使内锈层发生阴极还原受阻及 基体阳极溶解较难发生‚提高了钢的耐蚀性.2#钢 的空冷样品是准多边行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粒状贝 氏体、一些 M/A 小岛和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合 组织‚对比钢09CuPCrNi 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复相 组织结构‚相间电位差比较高[9]‚虽然也有内锈层‚ 但内锈层不致密‚不具有保护性‚腐蚀容易进一步发 生‚所以耐蚀性相对较差. (2) 文献指出‚电化学腐蚀初期速率很快‚后期 由于致密锈层的形成阻碍了腐蚀的加深‚腐蚀速度 会减慢[10].从图2可以看出:在腐蚀初级阶段(1~ 2周期)‚实验钢腐蚀速度较慢‚这是因为实验钢表 面有一层自然形成的化学钝化膜‚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腐蚀的进行‚所以初期腐蚀速度较慢;实验中间阶 段(3~4周期)‚腐蚀速度加快‚因为经过初期的腐 蚀‚实验钢表面的化学钝化膜已经被腐蚀过程所破 坏;实验后期(4~5周期)‚各实验钢的腐蚀速度又 有所减慢‚这是因为样品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性较 好的致密内锈层‚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腐蚀的进行‚ 所以腐蚀速度减慢. 从除锈的实验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初期样品表 面只是一层疏松的锈层‚腐蚀液可以渗透锈层‚这样 的锈层对腐蚀没有阻碍作用.在腐蚀的后期‚随腐 蚀时间递增‚形成了一层发黑的较致密内锈层‚除锈 时不易除掉‚说明它和基体结合较紧密‚对基体起到 了保护作用‚阻碍腐蚀的进一步发生. (3) 从本实验所得结果来看‚低合金钢的耐蚀 性主要取决于其显微组织‚碳含量的影响主要通过 它 对 显 微 组 织 的 影 响 来 体 现. 当 低 碳 含 量 (0∙03%C)时‚钢几乎为全体心立方结构‚富碳的第 2相很少‚组织均匀.当碳含量较高(0∙1%C)时‚若 钢在轧后空冷‚则得到接近平衡的显微组织‚含有较 多的富碳相‚如渗碳体、珠光体.若钢在轧后水冷‚ 得到非平衡组织‚则富碳相含量依然可以很少.当 显微组织相同时‚不同碳含量样品的耐蚀性基本相 同.究其原因‚是钢的腐蚀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电化 学过程.提高了钢的组织均匀性‚就相当于减小了 腐蚀电池阴阳极的电位差‚因而会导致腐蚀速率的 降低‚特别是减缓了发生局部腐蚀的趋势.在低合 金钢中‚合金元素含量总体偏低‚因而合金元素对腐 蚀过程的直接作用有可能较小‚而显微组织的作用 将变得突出. 3 结论 (1) 实验钢轧后水冷的组织类型以均匀的贝氏 体为主‚轧后空冷的钢组织是由针状铁素体、粒状贝 氏体、M/A 小岛和少量渗碳体(珠光体)组成的复相 组织. (2) 从力学实验和干湿复合加速腐蚀实验结果 显示‚实验钢的强度比对比钢强度高‚而耐蚀性仍比 对比钢好.水冷的低碳贝氏体钢的耐蚀性最好‚ 09CuPCrNi 的耐蚀性最差. (3) 在碳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即使空冷时‚钢 的组织仍以较均匀的铁素体贝氏体为主‚高碳含量 第2相很少‚这时加工工艺对钢种的耐蚀性影响不 大;碳含量比较高时‚不同加工工艺下情况不同‚组 织类型影响较大‚均匀单相贝氏体的钢比组织类型 是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相组织钢耐蚀 性好. (4) 在组织类型都是均匀单相贝氏体的情况 下‚不同碳含量的钢耐蚀性差别不大;组织类型都是 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的复相组织时‚碳含量低 的钢比碳含量高的钢耐蚀性要好. 参 考 文 献 [1] Graville B A.Cold cracking in welds in HSLA steels∥ Proceed￾ings on Welding of HSL A ( Microalloyed ) Structural Steels ( Rome).Metals Park‚Ohio:ASM‚1978:85 [2] Garcia C I‚Lis A K‚Pytel S M‚et al.Ultra-low carbon bainitic steel plate steels:Processing‚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 rans Iron Steel Soc AIME‚1992‚13:103 (下转第34页) ·2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0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