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老岩层的岩性、岩相及古生物演化上都截然不同 4)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构造(褶皱、断裂等)常常比上覆新岩层相对强烈且复杂,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大规模强烈褶皱运动(实际上还包括和那些强烈褶皱密切联系的各种断裂)属造山运动。 造山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系,是短期的剧烈运动,它的各个组成序幕活动时期比较短促; 大区域的隆起运动为造陆运动。造陆运动常常构成大规模的陆台,是长期缓慢运动,它大都 发生在两场强烈造山运动之间,但也可能和一场强烈造山运动同时发生,后者有时称为准造 山运动或等同造山运动。 在造山运动过程中,造山作用之前形成的地层系统往往经历了强烈的变形作用(褶皱作 用、断裂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改造,同时经历了区域性或局部性构造抬升作用 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产状的大规模倾斜岩层的存在。而造山作用之后的进一步沉降与堆积作 用形成了典型的角度不整合。相应地,在造陆运动过程中,地壳主要经历了区域性抬升和沉 降作用,造陆运动前与后形成的地层之间,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地层产状变化,为此而形成了 平行不整合或者整合地层系统。由此可见,角度不整合可以说是造山运动的具体表现,而整 合与平行不整合的存在则反应了区域造陆运动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 合构造的存在分析区域地壳运动的性质、特点、形成时间与演化规律。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深成侵入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构造地质学硏宄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岩体与围 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以识别出两种基本类型:侵入接触关系和沉积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关系岩浆岩体形成晚于围岩,表现出典型的侵入接触现象。岩体与围岩接 触的部位称为接触带,接触带靠近岩体一侧为内接触带,靠近围岩一侧为外接触带。在内 外接触带上,侵入接触关系表现出: 1)往往是块状的岩体切穿围岩岩层,包括围岩岩层的层理、层面和各种围岩构造,当然 某些顺层侵入的岩体也常常表现出顺层性;2)从岩体中心向接触带,岩体内表现出显著的 相带分布,岩体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等有规律地变化,在岩体的内接触带发育有冷凝边, 是岩体快速冷凝结晶的结果:3)外接触带的围岩常常受到炽热的岩体烘烤加热而发育有烘 烤边和接触变质带或矿化蚀变现象,接触变质带表现出晕圈状分布的特点;4)在岩体侵入 过程中经常有围岩碎块或捕掳体掉落到未冷凝的岩浆中,并在内接触带产生同化和混染现 象 沉积接触关系岩体的形成往往伴随着造山运动或造陆运动,使之出露地表,经受风化和 剥蚀作用,之后的区域性沉降又使得新的沉积物质覆盖在风化面之上,此时岩体与围岩之间 的接触关系称为沉积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关系表现为:围岩覆盖在岩体之上,接触面上常常 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和古风化壳,而不具有冷凝边、烘烤和接触变质或矿化蚀变现象:上覆沉 积岩层的底层常常含有岩体的成分(砾石或碎屑);此外,岩体内部结构和构造往往被接触 面截切。 三、试述褶皱的位态(产状)分类及其意义 M.J. Rickard(1971)在总结前人褶皱产状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 侧伏角三个变量绘制出一个类似岩石命名分区图的三角投影网图,并根据三角网图内各项数 据的规律变化,将三角投影网图划分为七个区,分别代表七种特征的褶皱类型 Ⅰ.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 Ⅱ.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80° Ⅲ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近直立,倾角和倾伏角均为80°-90° Ⅳ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10°-8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0°-10°)。老岩层的岩性、岩相及古生物演化上都截然不同。 4) 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岩层的构造(褶皱、断裂等)常常比上覆新岩层相对强烈且复杂,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大规模强烈褶皱运动(实际上还包括和那些强烈褶皱密切联系的各种断裂)属造山运动。 造山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系,是短期的剧烈运动,它的各个组成序幕活动时期比较短促;广 大区域的隆起运动为造陆运动。造陆运动常常构成大规模的陆台,是长期缓慢运动,它大都 发生在两场强烈造山运动之间,但也可能和一场强烈造山运动同时发生,后者有时称为准造 山运动或等同造山运动。 在造山运动过程中,造山作用之前形成的地层系统往往经历了强烈的变形作用(褶皱作 用、断裂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改造,同时经历了区域性或局部性构造抬升作用, 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产状的大规模倾斜岩层的存在。而造山作用之后的进一步沉降与堆积作 用形成了典型的角度不整合。相应地,在造陆运动过程中,地壳主要经历了区域性抬升和沉 降作用,造陆运动前与后形成的地层之间,并未表现出很大的地层产状变化,为此而形成了 平行不整合或者整合地层系统。由此可见,角度不整合可以说是造山运动的具体表现,而整 合与平行不整合的存在则反应了区域造陆运动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 合构造的存在分析区域地壳运动的性质、特点、形成时间与演化规律。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深成侵入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岩体与围 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可以识别出两种基本类型:侵入接触关系和沉积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关系 岩浆岩体形成晚于围岩,表现出典型的侵入接触现象。岩体与围岩接 触的部位称为接触带,接触带靠近岩体一侧为内接触带,靠近围岩一侧为外接触带。在内、 外接触带上,侵入接触关系表现出: 1)往往是块状的岩体切穿围岩岩层,包括围岩岩层的层理、层面和各种围岩构造,当然, 某些顺层侵入的岩体也常常表现出顺层性;2)从岩体中心向接触带,岩体内表现出显著的 相带分布,岩体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等有规律地变化,在岩体的内接触带发育有冷凝边, 是岩体快速冷凝结晶的结果;3)外接触带的围岩常常受到炽热的岩体烘烤加热而发育有烘 烤边和接触变质带或矿化蚀变现象,接触变质带表现出晕圈状分布的特点;4)在岩体侵入 过程中经常有围岩碎块或捕掳体掉落到未冷凝的岩浆中,并在内接触带产生同化和混染现 象。 沉积接触关系 岩体的形成往往伴随着造山运动或造陆运动,使之出露地表,经受风化和 剥蚀作用,之后的区域性沉降又使得新的沉积物质覆盖在风化面之上,此时岩体与围岩之间 的接触关系称为沉积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关系表现为:围岩覆盖在岩体之上,接触面上常常 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和古风化壳,而不具有冷凝边、烘烤和接触变质或矿化蚀变现象;上覆沉 积岩层的底层常常含有岩体的成分(砾石或碎屑);此外,岩体内部结构和构造往往被接触 面截切。 三、试述褶皱的位态(产状)分类及其意义 M.J.Rickard(1971)在总结前人褶皱产状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轴面倾角,枢纽倾伏角和 侧伏角三个变量绘制出一个类似岩石命名分区图的三角投影网图,并根据三角网图内各项数 据的规律变化,将三角投影网图划分为七个区,分别代表七种特征的褶皱类型。 Ⅰ. 直立水平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倾角 80°-9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 0°-10°)。 Ⅱ.直立倾伏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 10°-80°。 Ⅲ.倾竖褶皱 轴面和枢纽近直立,倾角和倾伏角均为 80°-90°。 Ⅳ.斜歪水平褶皱 轴面倾斜(倾角 10 °–80°),枢纽近于水平(倾伏角 0°-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