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改善单纯引地表水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国外不少国家如荷兰、英 国伦敦、美国加州、德国及中国北京等都采用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通过人工和自然调蓄技 术,对水资源进行时间和地域的再分配。 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主要选择在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粗,与地表水直接发生联系且地表 水源丰富,具有良好的人工调蓄条件的地段,如冲洪积扇顶部和中部。冲洪积扇的中上游为 单一潜水区,含水层颗粒粗,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可达上百米,有巨大的储存和调蓄空间, 且地下水位埋藏浅、补给条件好;而扇体下游受岩相影响,颗粒细、构成潜伏式天然截流坝。 (如图10所示)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地下水库具有易蓄易采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调蓄功 能和多年调节能力,有利于“以丰补欠”,充分利用洪水。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调蓄的最佳部位是冲洪积扇的中上游单一潜水区。可采用群井强采、 枯采丰补、以丰补欠的调蓄方式。为实现这种调蓄方式,在工程措施上要采、补相结合。补 源措施上可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分级修建高出河床1-2m滞洪坝,延长河水对地下水的补 给时间,增加河床中水层厚度与湿周长度,从而可达到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目的。也可利用 扇体上游的一些废弃沙坑引洪水进行人工回灌。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达到充分利用洪水,增 黄土丘陵—山前洪积扇裙 洪积平原 加补给量的目的。在采水工程上按400-600m间距布设100m左右深度的管井进行强采。 现以涝河冲洪积扇为例,对地下水库多年调蓄功能进行模拟。涝河冲洪积扇位于秦岭北 坡户县余下镇,面积3028km2,扇体内主要河流为淓河,涝河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 3.9lm3/s,经实测当出水口涝河流量小于2.07m3/s时(扣除渠道引水量),河流将全部入渗 补给地下水。 目前,涝河中下游河床上已建有4级高出河床1-2m的拦洪坝,现利用群井强采的调蓄 方式,按井距400m,开采总量198万m3d,计算时段120个月,利用有限分析法进行多 年调蓄功能的模拟。其主要检测孔中含水层历时曲线见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全区开1、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改善单纯引地表水引起的环境负效应,国外不少国家如荷兰、英 国伦敦、美国加州、德国及中国北京等都采用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通过人工和自然调蓄技 术,对水资源进行时间和地域的再分配。 地下水库式开发模式主要选择在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粗,与地表水直接发生联系且地表 水源丰富,具有良好的人工调蓄条件的地段,如冲洪积扇顶部和中部。冲洪积扇的中上游为 单一潜水区,含水层颗粒粗,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可达上百米,有巨大的储存和调蓄空间, 且地下水位埋藏浅、补给条件好;而扇体下游受岩相影响,颗粒细、构成潜伏式天然截流坝。 (如图 10 所示)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地下水库具有易蓄易采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调蓄功 能和多年调节能力,有利于“以丰补欠”,充分利用洪水。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调蓄的最佳部位是冲洪积扇的中上游单一潜水区。可采用群井强采、 枯采丰补、以丰补欠的调蓄方式。为实现这种调蓄方式,在工程措施上要采、补相结合。补 源措施上可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分级修建高出河床 1-2m 滞洪坝,延长河水对地下水的补 给时间,增加河床中水层厚度与湿周长度,从而可达到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目的。也可利用 扇体上游的一些废弃沙坑引洪水进行人工回灌。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可达到充分利用洪水,增 加补给量的目的。在采水工程上按 400-600m 间距布设 100m 左右深度的管井进行强采。 现以涝河冲洪积扇为例,对地下水库多年调蓄功能进行模拟。涝河冲洪积扇位于秦岭北 坡户县余下镇,面积 30.28km2,扇体内主要河流为涝河,涝河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 3.91m3/s,经实测当出水口涝河流量小于 2.07m3/s 时(扣除渠道引水量),河流将全部入渗 补给地下水。 目前,涝河中下游河床上已建有 4 级高出河床 1-2m 的拦洪坝,现利用群井强采的调蓄 方式,按井距 400m,开采总量 19.8 万 m3/d,计算时段 120 个月,利用有限分析法进行多 年调蓄功能的模拟。其主要检测孔中含水层历时曲线见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全区开 Q3 eol 黄土丘陵 山前洪积扇裙 N 洪积平原 Q2 eol-pl Q1 eol-pl Q1 2p l Q4 2p l Q4 1p l Q3 p l Q2 p l     −     − 图 10 秦岭北坡地下水库结构示意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