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道德规范具有内化性 所谓内化,就是将外在的(客观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意 志。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良心”。“良心”有两种词性和含义,作为动词的良心,指的是一种过程, 即在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通过对道德理论、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自我强化,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之心优化、良化、美化的过程。作为名词的良心,指的是一种状态, 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后,使自己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有了对 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运用这种意识、意志引导和约束自己的 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这样一种状态。良心是“良”的过程与“良”的状态的统 个人的道德内化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多数人的道德内化形成社会道德氛围,从而对社会 关系进行自觉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调整。 二、道德的社会功能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关系中,道德都履行着自己的功能。道德不仅具有多种社会 功能,而且各种社会功能又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里,就道德的主要功能作简要说明 1、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指的是用道德规范去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告诉人们“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由于利益 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涉及到政治的、法律的矛盾由政治、法律加以强制,除此 之外,还有大量的纠纷和矛盾需要道德来调节。这种调节通过理性信念起作用,表现在道德主体 之间的相互协调、社会节制和自我节制,并以自我节制为主,既指导和纠正个人的行为,也指导 和纠正集体的行为,其目标是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完善与和谐。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评 价、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和途径,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 中的行为。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于“应当”。 如这个“应当”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那么就能引导和激励人们按照这个“应当”去做,达到 不断调节社会关系的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调节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道德所能调节的社会 关系,主要是社会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中的非对抗性行为。在阶级社会中,还离不开 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等等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只有消灭了阶级,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 德的调节功能才富有权威性,才能调节所有的社会关系。 2、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表现为人通过掌握道德和不道德的界限,在社会生活中按照道德规范去 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他人的社会行为作出评价。从认识的角度讲,道德 着重从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 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看,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 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就认识的基础而言,社会生活实践乃是道德 实现其认识的基础和衡量认识成果的标准。道德实现其认识功能,往往更直接地依赖于社会生活 实践,以至其认识过程往往就是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过程 本身。从认识主体方面说,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成员,都是道德认识的现 实主体。由此可见,道德的认识功能是相当广泛的。 3、教育功能3 第三,道德规范具有内化性 所谓内化,就是将外在的(客观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意 志。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良心”。“良心”有两种词性和含义,作为动词的良心,指的是一种过程, 即在外界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通过对道德理论、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自我强化,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之心优化、良化、美化的过程。作为名词的良心,指的是一种状态, 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后,使自己树立了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有了对 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运用这种意识、意志引导和约束自己的 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这样一种状态。良心是“良”的过程与“良”的状态的统一。 个人的道德内化使他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大多数人的道德内化形成社会道德氛围,从而对社会 关系进行自觉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调整。 二、道德的社会功能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关系中,道德都履行着自己的功能。道德不仅具有多种社会 功能,而且各种社会功能又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里,就道德的主要功能作简要说明。 1、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指的是用道德规范去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告诉人们“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由于利益 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涉及到政治的、法律的矛盾由政治、法律加以强制,除此 之外,还有大量的纠纷和矛盾需要道德来调节。这种调节通过理性信念起作用,表现在道德主体 之间的相互协调、社会节制和自我节制,并以自我节制为主,既指导和纠正个人的行为,也指导 和纠正集体的行为,其目标是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完善与和谐。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功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道德总是通过评 价、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和途径,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 中的行为。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于“应当”。 如这个“应当”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那么就能引导和激励人们按照这个“应当”去做,达到 不断调节社会关系的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调节虽然是广泛的、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道德所能调节的社会 关系,主要是社会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中的非对抗性行为。在阶级社会中,还离不开 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等等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只有消灭了阶级,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 德的调节功能才富有权威性,才能调节所有的社会关系。 2、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表现为人通过掌握道德和不道德的界限,在社会生活中按照道德规范去 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他人的社会行为作出评价。从认识的角度讲,道德 着重从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 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看,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 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就认识的基础而言,社会生活实践乃是道德 实现其认识的基础和衡量认识成果的标准。道德实现其认识功能,往往更直接地依赖于社会生活 实践,以至其认识过程往往就是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过程 本身。从认识主体方面说,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成员,都是道德认识的现 实主体。由此可见,道德的认识功能是相当广泛的。 3、教育功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