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和 Helios两种基于MEMS技术的典型方案。 2、c- Through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G. Wang等人提出了c- Through架构,其拓扑结构如图8.9所示。接入层架顶交换机 同时与电分组网络和光电路网络相连接,电分组网络用于承载突发数据流的传输,架顶 交换机之间高带宽的通信需求则通过光电路交换机动态建立连接。主机的流量监测系统 能够监测通信的带宽需求,光学配置管理器收集各个主机监测的结果后对光电路交换机 进行配置。流量需求和连接链路通过最大权重的最优匹配问题进行定制,使用 Edmonds 最佳匹配算法。配置完成后,架顶交换机通过ⅤLAN区别发往电网络和光网络的流量。 交换机 核心层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交换机 汇聚层交换机 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 光网络 服务器 可重构光路径 图89c- Through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3、 Helios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N. Arrington等人也提出了一种光电混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Helios,其拓扑结构如 图8.10所示。该架构与前面的c- Through结构相似,不同在于 Helios是典型的二层数据 中心网络结构,支持集装箱规模的服务器集群(Pod)之间的互连。架构由Pod交换机 与核心交换机组成,Pod交换机是常见的电分组交换机,而核心交换机由电分组交换机 和光电路交换机构成。核心层的电分组交换机用于Pod交换机之间完全通信,而光电路 交换机用于Pod交换机之间长时间大流量的通信。 Helios控制部分包括三个模块:拓扑 结构管理器(TM),电路交换管理器(CSM)和Pod交换管理器(PSM)。其中,拓扑 结构管理器负责监测全网流量,从而为光电路交换机找到最合适的配置方式。Pod交换 管理器位于Pod交换机中,与拓扑结构管理器直接相连。根据TM的决定,Pod管理器 将数据包分在不同队列并通过不同的激光器发往核心层电分组交换机或光电路交换机。11 和 Helios 两种基于 MEMS 技术的典型方案。 2、c-Through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G.Wang 等人提出了 c-Through 架构,其拓扑结构如图 8.9 所示。接入层架顶交换机 同时与电分组网络和光电路网络相连接,电分组网络用于承载突发数据流的传输,架顶 交换机之间高带宽的通信需求则通过光电路交换机动态建立连接。主机的流量监测系统 能够监测通信的带宽需求,光学配置管理器收集各个主机监测的结果后对光电路交换机 进行配置。流量需求和连接链路通过最大权重的最优匹配问题进行定制,使用 Edmonds 最佳匹配算法。配置完成后,架顶交换机通过 VLAN 区别发往电网络和光网络的流量。 图 8.9 c-Through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3、Helios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N.Rarrington 等人也提出了一种光电混合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Helios,其拓扑结构如 图 8.10 所示。该架构与前面的 c-Through 结构相似,不同在于 Helios 是典型的二层数据 中心网络结构,支持集装箱规模的服务器集群(Pod)之间的互连。架构由 Pod 交换机 与核心交换机组成,Pod 交换机是常见的电分组交换机,而核心交换机由电分组交换机 和光电路交换机构成。核心层的电分组交换机用于 Pod 交换机之间完全通信,而光电路 交换机用于 Pod 交换机之间长时间大流量的通信。Helios 控制部分包括三个模块:拓扑 结构管理器(TM),电路交换管理器(CSM)和 Pod 交换管理器(PSM)。其中,拓扑 结构管理器负责监测全网流量,从而为光电路交换机找到最合适的配置方式。Pod 交换 管理器位于 Pod 交换机中,与拓扑结构管理器直接相连。根据 TM 的决定,Pod 管理器 将数据包分在不同队列并通过不同的激光器发往核心层电分组交换机或光电路交换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