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土力学》教案 序号第1次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班级 土木17(1,2)班 周次第1周 日期 2019.9.4 节次 第34节 0绪论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概述 (章节)题目 12土的形成 1.3土的三相组成 上.4土的结构和构造 教学目的 掌握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课程特征:掌握土的形成过程:掌握土粒粒组的划分、粒度 成分分析、三种粘土矿物、土中水的类型:了解土的结构构造。 教学重点 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土体的形成及特点,土的三相组成 教学难点 土的三相组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线上线下融合、案例法、优秀人物法 (1)爱国主义 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等重大工程中对岩士问题的成功处理 (2)工匠精神 吃苦耐劳、讲诚信 裸程思政目标 土的不均匀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土力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案例:由于 与融入点 岩土的强度问题、变形问题、渗透问题引发重大的工程事故)。 (3)哲学思考 我们在欣赏河道弯曲之美、赞叹其源远流长之时,可联想到人的一生亦如河流(生 命长河),有坎坷,有险阻,只要不悲观失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弯道看成一 条路径(一道风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抵达人生的大海,理想的彼岸。 信息技术 辅助手段 “土力学”新云课堂https:/couses.gdut.edu.cn/couse/view.php2id-2 0绪论 一、土力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木学科发展概况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概述 教学内容 1.2土的形成 及教学过程 1.3土的三相组成 土=土粒(固相)+水(液相)+空气(气相 士的固体颗料 1.土的粒径和粒组概念 2.土的颗粒级配 (1)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一颗粒分析试验{鹿鑫泸法一00 《土力学》教案 序号 第 1 次 授课学时 2 学时 授课班级 土木 17(1,2)班 周次 第 1 周 日 期 2019.9.4 节 次 第 3~4 节 (章 节)题目 0 绪论 1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概述 1.2 土的形成 1.3 土的三相组成 1.4 土的结构和构造 教 学 目 的 掌握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课程特征;掌握土的形成过程;掌握土粒粒组的划分、粒度 成分分析、三种粘土矿物、土中水的类型;了解土的结构构造。 教 学 重 点 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土体的形成及特点,土的三相组成 教 学 难 点 土的三相组成 教 学 方 法 启发式、线上线下融合、案例法、优秀人物法 课程思政目标 与融入点 (1)爱国主义 港珠澳大桥、三峡大坝等重大工程中对岩土问题的成功处理 (2)工匠精神、吃苦耐劳、讲诚信 土的不均匀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决定了土力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案例:由于 岩土的强度问题、变形问题、渗透问题引发重大的工程事故)。 (3)哲学思考 我们在欣赏河道弯曲之美、赞叹其源远流长之时,可联想到人的一生亦如河流(生 命长河),有坎坷,有险阻,只要不悲观失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弯道看成一 条路径(一道风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抵达人生的大海,理想的彼岸。 信息技术 辅助手段 “土力学”新云课堂 https://courses.gdut.edu.cn/course/view.php?id=21 教学内容 及教学过程 0 绪论 一、土力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三、本学科发展概况 四、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1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概述 1.2 土的形成 1.3 土的三相组成 土=土粒(固相)+水(液相)+空气(气相) 一、土的固体颗粒 1. 土的粒径和粒组概念 2.土的颗粒级配 (1)确定各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 ——颗粒分析试验    d  mm d mm 0.075 0.075 筛分法—— 比重计法—— 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