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节概述 1890年: 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等发现了白喉抗毒素,并 建立了血清疗法,开抗体制药之先河 ·1937年: Tiselius等人用电泳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 甲种(a)球蛋白、乙种(β)球蛋白和丙种(y)球 蛋白,并证明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丙种球蛋白组分 20世纪60年代初期:抗原决定簇,精制单价血清。 1975年:Kohe和 Milstein等,单克隆抗体,其具有高度 特异性、均一性,以及来源稳定可大量生产等特点。 1984年:人-鼠嵌合抗体 1984年至今: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及分子过大的问题得 以解决,可仅作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试剂。第一节 概述 • 1890年: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等发现了白喉抗毒素,并 建立了血清疗法,开抗体制药之先河。 • 1937年:Tiselius等人用电泳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 甲种()球蛋白、乙种(  )球蛋白和丙种(  )球 蛋白,并证明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丙种球蛋白组分。 • 20世纪60年代初期:抗原决定簇,精制单价血清。 • 1975年:Köhler和Milstein等,单克隆抗体,其具有高度 特异性、均一性,以及来源稳定可大量生产等特点。 • 1984年:人-鼠嵌合抗体 • 1984年至今: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及分子过大的问题得 以解决,可仅作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试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